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家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家壩鎮青山綠水,環境優美受災後群眾熱愛生活、積極樂觀成青公路穿境而過,鄉村公路村村通指日可待,是商家投資的理想場所。[1]

地理位置

陳家壩鄉位於北川縣境東部,東接桂溪,南望江油,北抵都貫,西通曲山,幅員面積135.7平方公里,人口15217人,轄18個行政村。境內青山綠水,環境優美。建有以蠶、茶、藥、果、天然綠色食品為主的特色農業基地,盛產蕨苔、薇菜、香椿、刺龍包折兒根、白磨芋、花磨芋、百合、山藥、白果、板栗、核桃、蕎麥、黃柏、杜仲、天麻、辛夷、黃蓮等多種土特產品;礦產資源豐富,蘊藏含硅90%?以上的優質礦達9億噸和錳礦、重晶石、毒重石、硫鐵礦等多種礦產資源。

災後商機

帳篷商鋪綿延300多米,餐飲、服裝、菜市、日用品、手機超市、理髮店等應有盡有,還開了兩個小網吧--6日,記者來到北川陳家壩鄉雙堰村,這裡儼然形成一個旺鋪"商圈"。

陳家壩鄉是極重災鄉,又遭遇了"9·24"洪澇泥石流災害的侵襲。眼下,全鄉70%的農田無法復耕,場鎮受地質災害威脅須異地重建。地震後,陳家壩群眾一度購物、理髮要到曲山鎮任家坪甚至到江油去,極為不便。

面對困境,勤勞的陳家壩人沒有坐等救濟,紛紛開動腦筋求"生計"。7月起,陳家壩鄉聯繫工商部門運來一批商業帳篷,在雙堰村和紅岩村分別建起帳篷商業街。現 在,這裡的帳篷商鋪鱗次櫛比,貨品齊全,生意紅火,形成了長達500米的帳篷商業街。

在雙堰村的50多個帳篷商鋪中,僅餐飲業就有中餐館、火鍋、乾鍋、湯鍋、滷菜、鍋盔等,門類全,生意旺,很多顧客專程從曲山鎮鄧家趕來。"陳家壩一天要殺8條豬,750公斤肉。"一名屠戶說。頗有名氣的"林餅子"的招牌就拴在兩棵樹上,餅子好吃,在此援建的山東人一次就買一摞。還有很多山上的農民把蔬菜、水果、土雞蛋背下來,擺起地攤賣。

鄉幹部說,這裡的帳篷商鋪大部分是原來務農的農民新開的。四坪村的陳小麗地震前務農,現 在開了一家毛線店,賣毛線並加工毛衣。"大家的毛衣都在地震中埋了,現在天冷了,買毛線的人多,生意不錯。"蔣澤玲一家租下3間民房開了個小網吧,門口再擺個滷菜攤。"清兵服飾"是現在陳家壩鄉檔次最高的服裝店,店主王清兵地震後一直向成都的批發商賒貨賣,"過段時間就進羽絨服,兩三百元的都賣得出去。"

在陳家壩帳篷商業街上,賣的人多、買的人多,受災群眾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精神在濃濃的"商氣"中充分體現。為方便曲山鎮鄧家群眾前來購物,當地還開通了陳家壩-鄧家-江油客運線。目 前,陳家壩帳篷商業街解決了陳家壩鄉和曲山鎮鄧家兩地15000多人的購物和餐飲需求。[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