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宜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宜張
出生 1927年09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浙江慈谿
民族
母校 浙江大學
職業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

陳宜張[1][2]

  • 陳宜張是歷史學家陳登原教授的長子,1927年9月出生於周巷鎮。1946年考入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次年轉讀浙江大學醫學院,1952年畢業。1953年起歷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生理教研室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神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理學報》副主編,《神經科學》雜誌主編等職。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聘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

人物經歷

  • 陳宜張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從事中樞神經生理研究,發現單個電刺激可使幼兔大腦皮層樹突電位長時間異化。1958年前後參加燒傷後輸液的實驗研究,提出了與當時Evans公式的不同觀點,對指導臨床輸液有一定意義。70年代提出下丘腦參與針刺鎮痛設想並經實驗證實,闡明了室旁核在損傷性應激反應中的作用,以及腦內氨基酸和下丘腦神經肽與心理應激的關係。80年代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了糖皮質激素作用於神經元的非基因組機制或膜受體假說。這是對傳統甾體激素基因組機制或細胞內受體學說的挑戰及補充,已在電生理學、生物化學及形態三方面獲得大量證據,膜結合位點正在純化。
  • 近年來,陳宜張進一步發現糖皮質激素對神經細胞的分泌有快速、非基因組的抑制作用,對其重攝取穀氨酸則有快速、非基因組的促進作用。荷蘭De.Kloet教授稱此項工作為「甾體激素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的重大貢獻」。自1989年以來,陳宜張已有5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專題報告。美國《神經科學方法》主編Conn教授邀請陳宜張為其第11卷撰寫專題文章。實驗結果及圖已被Brown教授編撰的教科書《神經內分泌學導論》重點引用。有3篇論文被國際文獻廣泛引用,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文獻。還受邀為國外專業雜誌撰寫了特邀綜述,被英國《Jphysiology》等國際期刊邀請為審稿人。
  • 陳宜張在國際、國內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綜述20篇,編寫與譯述專著7部,其中有譯著《臨床神經生理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60),專著《神經系統電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分子神經生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神經發育分子生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四項。已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數十人。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科學技術一代名師」稱號。

研究方向

  • 神經生理學

參考資料

  1. [1] 中國科學院
  2. [2]陳宜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