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隴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隴南

 

 

 

隴南

是甘肅省地級市,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隴蜀之城橄欖之城。截至2019年末,全市轄1個區、8個縣,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城鎮人口92.03萬。 [1-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隴南市常住人口為2407272人。

隴南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南部,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區域,東接陝西,南通四川,扼陝甘川三省要衝,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又因地貌俊秀,氣候宜人,素有「隴上江南」之稱。境內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文縣尖山大熊貓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森林公園(文縣天池、宕昌官鵝溝、成縣雞峰山)、2個國家濕地公園(文縣黃林溝國家濕地公園、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

隴南還是中國主要的中藥材、油橄欖產地之一,享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中國油橄欖之鄉」的美稱。

隴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是秦人的發祥地、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文縣白馬人被譽為「東亞最古老的部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隴南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攻伐消長與民族交往,構成隴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

歷史沿革

南市禮縣秦文化博物館

隴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隴南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隴南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攻伐消長與民族交往,構成隴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

秦代置武都道。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武都郡,屬涼州刺史部。漢末,曹操分司州、涼州置雍州,武都郡改屬雍州。 三國時期,武都郡是魏、蜀兩國的邊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了曹操軍的漢中郡,阻斷了武都與雍州的聯繫,於是曹操棄武都郡,遷治至右扶風小槐里。此後,魏、蜀兩國於武都展開多次大戰,最著名的是蜀相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並於229年攻取武都、陰平二郡,自此武都郡為蜀所據,直至蜀國被晉所滅。

隴南市禮縣出土的秦公鼎

東晉、南北朝時期,隴南境內先後建立仇池、宕昌、武都、武興、陰平5個胡人政權,稱為「隴南五國」。296年,氐族首領楊茂搜建立仇池國,至371年為前秦苻堅所滅。

族人楊定於歷城再建仇池國,至442年被南朝劉宋所滅。424年,北魏拓跋燾封羌人梁彌忽為宕昌王,都城在今宕昌縣城。566年,宕昌國被北周所滅。443年,仇池國滅亡後,氐人楊文德建立武都國。

477年,武都國為北魏所滅。477年,武都王楊文度被北魏軍所殺後,南朝劉宋政權封楊文弘為武都王,退守武興(今陝西略陽),後改武都王為武興王,建立武興國。552年,武興國為西魏所滅。477年,北魏滅武都國時,楊文度之叔楊廣香助魏軍殺楊文度,受封為陰平公,後南齊承認楊廣香為陰平國之主,都陰平(今文縣)。580年,陰平國為北周所滅。

隴南市文縣白馬人

隋唐時期,隴南地區政治經濟相對穏定,唐代於隴南置文、武、成、迭、宕、岷等州。寶應元年(762年),吐蕃攻占隴南。咸通年間,唐收復武州,更名階州,咸通七年(866年)收復成州。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大將王韶打敗吐蕃,收復隴南,吐蕃據有隴南前後共311年。宋末隴南為宋、金兩國邊境,戰爭頻繁。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金大舉攻宋,破鳳州、大散關,朝廷命大將吳璘據守隴南。吳璘之子吳挺與西夏締盟,共同攻金。開禧二年(1206年),吳挺之子吳曦叛宋,以階、成、文、西和4州建立受金朝支持的政權,後宋軍將士殺吳曦,4州歸宋。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軍占領隴南。

元代於禮縣置禮店蒙古軍元帥府,後更名為禮店文州番漢軍民元帥府,在河州設吐蕃宣慰司。明清時期,隴南經歷明末李自成起義、白蓮教之亂、西北回民起義、太平天國等事件。

隴南市兩當兵變紀念館

清朝康熙年間陝甘分治,今隴南境均屬甘肅布政使司。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領文、成二縣,轄今武都區、文縣、康縣、成縣、舟曲縣和宕昌縣南部境;同年,徽州降州為縣,與禮縣、兩當縣同屬秦州直隸州。期間,西和縣仍屬鞏昌府。雍正八年(1730年)岷州衛改稱岷州,屬鞏昌府,今宕昌縣大部為岷州轄。

1913年,階州直隸州改為武都縣,並分置出西固縣。1929年,從武都縣分設永康縣,後改稱康縣。1932年4月,習仲勛等人在兩當縣發動兵變,稱為「兩當兵變」。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二、三方面軍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直插哈達鋪,在這裡制定了揮師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同年,國民政府將甘肅省劃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除西固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岷縣)外,今隴南境內諸縣均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天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公署駐武都縣),成縣、文縣、康縣、西固縣改屬武都。

隴南市江南公園夜景

1949年7月,西北局在西安組建武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屬陝甘寧邊區甘肅行政區,轄武都縣、文縣、成縣、康縣、西固縣、禮縣和西和縣。

1950年5月,岷縣劃歸武都專區。1954年,西固縣治遷宕昌,並改名為宕昌縣。1956年,禮縣、西和縣、成縣劃歸天水專區。1958年4月,撤銷武都專區,轄縣劃歸天水專區和定西專區。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轄武都縣、康縣、成縣、文縣和宕昌縣。1963年10月,岷縣再次劃歸武都專區。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國函[1985]66號)批准將武都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武都縣遷至成縣,更名為隴南地區。將天水地區的西和縣、禮縣劃歸隴南地區;將天水地區的漳縣和原武都地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地區。隴南地區轄成縣、康縣、文縣、武都、宕昌、西和、禮縣、徽縣、兩當共9縣 。

2004年1月11日,國務院同意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地級隴南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武都區城關鎮。隴南市設立武都區,以原武都縣的行政區域為武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隴南市轄原隴南地區的成縣、文縣、宕昌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和新設立的武都區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