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隴東臊子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隴東臊子麵

來自網絡的圖片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方流行。 臊子麵歷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

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對於陝西人來說,臊子麵的配色尤為重要,黃色的雞蛋皮、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基本信息

中文名;臊子麵

外文名;Sour noodle soup with minced pork and vegetables , Qishan style

分 類;西府名小吃,面類

口 味;湯味酸辣,筋韌爽口主要食材岐山醋,臊子,麵條雞蛋所屬地區陝西省

代 表;岐山臊子麵

主要流行區域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所屬菜系陝菜

菜品源流

歷史典故

說法一

古時,周人由豳(bīn)(今陝西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之周原(今陝西寶雞岐山縣),在渭河邊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後渭河有一惡龍為禍,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離開經過數代開拓出的家園,奮起反擊,大戰七日才將惡龍殺死,飢餓的人們為慶祝勝利,將龍殺了和面集體食之,覺得鮮美無比。於是在以後慶祝這次勝利時,便用豬代替龍和面集體食之。後來擴展至其他節日和祭祀。這臊子麵也漸漸傳開,而其做法也漸漸流傳中得到了發展。

說法二

岐山文化館李辛儒先生還專門寫了一本小冊子,書名叫《神來之食岐山臊子麵》。據他考證,臊子麵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余"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麵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徵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並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過去吃麵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臊子麵是岐山和關中一帶招待客人的便飯,新媳婦過門,孩子生日,老人祝壽,通常都以臊子麵招待客人。

說法三

來源於唐代的「長壽麵」。臊子麵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猗覺寮雜記》上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是皇親國戚慶祝壽辰的壽麵,世所謂'長命面'者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余為座上客,舉箸食湯餅。"麵條一類的食品,在唐代稱作"湯餅"。劉詩中提及的湯餅",就是"長命面"。它是唐代時款待客人的佳點。相傳,蘇東坡在陝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麵條,並寫下了對它的讚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據史實,臊子肉發源於北宋時期,《夢粱錄》上記載有專門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鋪。但當時是否已經出現"臊子麵",還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里記下了"臊子肉麵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臊子麵"至少在高濂寫此書前,就已經問世。

臊子麵在陝西地區身價頗高。除沿襲唐代"長命面"的有關習俗,如在生日做壽時必食外,每遇婚喪喜事,或逢年過節,都要以它來款待客人。舊時,陝西農村還有這樣的習俗:新媳婦過門的第二天,要在婆家舉行一個隆重的擀麵儀式,新媳婦當着客人的面上案擀麵,以測試其技藝的高低。技術高超嫻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勻,切條細長,下到鍋里不會斷裂,這樣的新媳婦,才能贏得大家的讚譽。

發展狀況

在許多旅遊區附近就有專門搞農家樂特色的臊子麵,成為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城的新亮點、岐山旅遊的新突破。臊子麵也讓岐山普普通通的農民走上了致富路。例如岐山周公廟和五丈原諸葛亮廟附近都有。周公廟附近的北郭民俗村是真正將臊子麵這美味民族飲食文化發揚光大的。因此也被譽為「陝西民俗第一村」。民俗村臊子麵接待戶創始人北郭民俗村婦女主任龐翠俠可謂是近些年對臊子麵做出最大貢獻的一個人。1998年她第一個帶領村民在家裡賣起了臊子麵,從最初的6戶發展為現代的一大產業,而今已有二十多年,也正是因此帶動岐山民俗村這二十多年飛速的發展。

風味特點

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麵應該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點。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麵在關中地區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喪、逢年過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

臊子麵是陝西的風味小吃,品種多達數十種,以面:薄、筋、光,湯:煎、稀、汪,味道:酸、辣、香為特色,吃口柔韌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麵享譽最盛。臊子麵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而岐山臊子麵鄉土風味尤為濃厚,以酸辣著稱。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所謂煎、汪即麵條要熱得燙嘴、油要多,才能體現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種高碳水化合物、高飽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麵食。臊子麵對關中地區的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麵。關中地區辦紅白事、老人過壽、孩子滿月等都一般招待兩頓,所謂早飯和午饗,而早飯臊子麵即為主食。


關中農村地區,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上都是臊子麵。吃飯前,先端一碗湯去門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爺、倉神、灶神等,後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獻上一碗臊子麵以示懷念。

岐山的臊子麵歷史悠久,起源於商周,清代已經很馳名。岐山大小飯店都供應臊子麵,或者乾脆就起個「岐山臊子麵館」「臊子麵館」或"老**臊子麵」等只賣臊子麵。[1]

參考文獻

  1. 隴東臊子麵,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