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市新饒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陸豐市新饒堂位於陸豐市甲西鎮新饒村西北側。據傳清宣統二年(1910)創建,胡善真先生主持建造,當時,碣石蓮花地村基督教堂因無信徒活動,房屋空置,遂取其木材作新饒堂之用料,由汕頭區會撥款和當地信徒奉獻。當時教堂占地面積140多平方米,實建面積100平方米。其中禮拜廳60平方米,牧師房及廚房20 平方米,天井20平方米。教堂坐西北向東南,信徒有80多人,傳教先生由汕頭區會委派主持宗教活動,兼辦小學。
民國十六年(1927),教堂被作為他用,停止宗教活動。次年恢復活動。1953年土改期間,教堂又為他用,於1964 年倒毀。當時有信徒230多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宗教政策,在各級黨政有關部門的重視下,於1985年由政府給予劃出土地作為重建教堂之用,面積540.9平方米,座落於新饒村的北側,坐西向東。1992年,由郭善書帶頭髮動該堂信徒集資和接受兄弟堂會的資助,以及汕頭市基督教熱心人士的支持,建有教堂1座(2層)及平房2間,以鋼筋混凝結構建造,實建面積262.8 平方米,計投入資金10多萬元。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