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陂面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陂面鎮位於廣東省陽春市北部,漠陽江上游,總面積123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46701人(2017年),居民使用白話和涯話。 陂面鎮是陽江市、陽春市「三高」農業示範鎮,至2013年鎮內的優質糧、淮山、蔬菜、荔枝、龍眼等生產種植已初具規模。陂面鎮礦產、水力等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化工石、水泥石的貯藏量約1億立方米。[1]

中文名: 陂面鎮

外文名: Beimian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陽春市

地理位置: 陽春市北部,漠陽江上游

面 積: 123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黃牛頭社區,陂面社區,朗仔等

電話區號: 066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6701人(2017年)

火車站: 陂面站、黑石崗站、譚寮站

車牌代碼: 粵Q

特色產業: 優質糧、淮山、蔬菜、荔枝、龍眼

行政代碼: 441781

地理

陂面鎮東臨漠陽江與合水鎮相望,南接春城,西與圭崗鎮,花灘木場相鄰,北與松柏鎮、春灣鎮接壤。鎮境近似「長方形」。地勢為西高東低,西倚西山山地,為低丘陵區。西山河模貫鎮境北部轉向南流,匯入沿鎮境東側南流的漠陽江。東部及中部為沖積平原區。沿漠陽江邊有連綿起伏的石山山帶。

礦藏

有硫鐵礦,鉛,鋅,磷,煤,石灰石等,以硫鐵礦,煤及石灰石儲量較大。特別是沿漠江西岸的石灰石帶,儲量居全市之冠。名勝古蹟:境內有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有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獨石仔,有元朝至正年間已立碑記名的金龍巖,紫雲岩。

下轄地區

黃牛頭社區、陂面社區、灣口村、南星村、新民村、大同村、加祥村、六村崗村、石尾村、聯民村、上塘村、朗仔村、那座村、潭潦村、上河村、三朗村、惠周村、南河村、同樂村。

圩鎮

黃牛頭圩,在縣城東北19公里處。1975年10月陂面公社成立後,在黃牛頭嶺南麓始建新集市,為鎮府所在地,面積0.7平方公里,形成一個各行各業基本齊全新圩鎮,為該鎮交通中心及農副產品集散地。

陂面圩,在黃牛頭西北5公里,西山嶺腳的西山河出口處。民國7年(1918年)漸成集市,向為陽春西部山區農副產品集散地及水上運輸必經之道。

朗仔圩,在黃牛頭西南5.5公里的漠陽江西側一河朗處。清光緒年間始成集市。水路交通方便,沿漠陽江北上可達春灣圩,南可達縣城。

環境情況

基礎設施完善

1、交通方面:陸路,春城至圭崗公路縱貫鎮境。水路運輸沿西山河從西向東直下可通漠陽江。水陸交通方便。鎮內公路縱橫交錯,水泥路通車總里程達105公里,通村委會公路已全部鋪設水泥路。三茂鐵路貫穿全境,境內有三個火車客(貨)運站。通往廣州可走新高線(廣州至新興到高州)或陽江線的開陽高速公路2.5小時可到達,屬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兩小時經濟圈」範圍。

2、工業用電方面:鎮內供電網絡健全,電力充足,有現成的高壓線路提供用電,對受電變壓器總容量在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在工業用電可按峰谷段計算,谷段電價為0.336元/度。工業用電也可由聯繫與水電站協商直供用電(境內有四間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約1萬千瓦),電價約為0.43元/度。

3、其他方面:鎮內有一間日產5000立方的自來水廠;通訊設施較為完善,可直接安裝程控電話和駁接寬帶網,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訊號覆蓋全鎮。

企業初具規模

全鎮有200多家個體經營企業,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8家,已形成了編織、建材水泥、造紙、化工、煙花、鑄鋼、水力發電等為龍頭帶動的民營經濟發展模式。陂面鎮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已開始大力發展工業,對解決當地富餘勞力就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也造就了大批掌握造紙、鑄鋼、化工類等技術的產業工人,這也是吸引大批企業主前來投資置業的主要因素。

視頻

陽春市陂面鎮千年重陽古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