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文物2122件,一級文物148件,二級文物8件。寶山壁畫[1]是珍貴文物的其中之一。

簡介

契丹文化的瑰寶——寶山...這幅壁畫現今保存在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歷經千年,恍如新繪,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藏品

寶山古墓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原東沙布台鄉境內寶山村的一個山腳下,村民在灌溉農田是無意間發現。按幕中題記,幕主下葬於天贊二年(公元923年),是有紀年以來最好的契丹貴族墓葬。據當地老年人講,老輩口語相傳他們就是守幕者的後人,但因年代久遠,已經不知墓室的具體方位。五十年代「大躍進」時,村民挖大口井,曾經在附近據出一對石門,有人意圖打開古幕,但害怕墓道里暗設機關,因而作罷,這一契丹文化瑰寶才得意保存至盡並重見天日。

耶律慈特墓誌

刻於遼道宗大康八年(1082年)。1997年夏被盜墓者從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白音溫都蘇木沙日寶特嘎查的一座遼墓中盜走,後於當年8月被當地公安部門追回。志蓋中央台面部位刻篆體契丹小字,志石刻契丹小字墓誌28行。墓主卒於大康七年(1081年),享年38歲,因其生平事跡不顯赫,墓誌用很大的篇幅詳述其家史,從墓主人的第七代先祖開始記載。墓誌原石現存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有關情況介紹見劉鳳翥《最近20年來的契丹文字研究概況》[2](《燕京學報》新11期,2001年11月)。墓誌目前尚未發表。

寶山壁畫是引人注目的昂貴文物。此壁畫發現於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鄉境內。1994年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這裡的山水秀美、林草茂盛,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和日、美、德、加、英、韓國的文物專家專程來此進行過文物考察,舉辦過文物研討會,對寶山壁畫給予高度的評價。

玉斧,長8.5厘米,寬2.5-5厘米,厚1.5厘米,1978年阿魯科爾沁旗巴彥塔拉蘇木巴彥諾爾大隊徵集。

勾雲形玉佩,阿魯克爾沁旗公安移交品。

視頻

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 相關視頻

阿魯科爾沁旗文化旅遊
契丹。大遼國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