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里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里魚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弗氏鬼麗魚

拉丁學名:Sciaenochromis fryeri

別 稱:阿里

二名法: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魚亞綱

目:鱸形目

亞 目:隆頭魚亞目

科:麗魚科(Cichlaidae)

亞 科:慈鯛科

屬:鬼麗魚屬

種:阿里魚

分布區域:非洲馬拉維湖

阿里魚,原產地為非洲東部的馬拉維湖。體長13-15公分的中型魚,體型纖細狹長,魚身長到10公分左右,雄魚全身就泛起淡淡的金屬藍,閃閃生輝,非常美麗,深深地吸引魚迷,是極受歡迎的魚種之一。 [1]

阿里魚基本信息

中文名:阿里 英文名:electric blue hap 學名:Sciaenochromis ahli

食性:食魚型 混養:可與其他三湖鯛混養,2㎝的幼魚可與小型魚混養。

阿里魚形態特點

這是久負盛名的慈鯛種類,長嘴狀的臉型是它的主要特徵,體側具數條規則的深色橫紋,成熟後呈金屬藍色彩,在岩石布景的水族箱中熠熠生輝,閃閃發光,非常美麗。

阿里魚又名馬拉維藍鯛魚,產於非洲東部的馬拉維湖。魚體長12~15厘米,紡錘形,頭尖,El吻向上漸隆起,背鰭基很長,尾鰭截形,全身藍色,約有10條或隱或現的黑色橫條紋分布在體側。阿里魚喜好中性至弱鹼性硬水,適宜25~27。C水溫。性情兇猛好鬥,地域性強,為肉食性、雜食性魚類,不可與小型魚混養。

非洲東部的麗魚經人工飼養和雜交,體形變化不大,一般都比較窈窕瘦長,但花紋變化較多,兩側的撩條絞或多或少、或隱或現,此外還存白化種等。這些魚大多源於同宗,習性相同,以口孵為主要特徵。

阿里魚生活習性

適水溫為22-28℃,喜好弱鹼性的硬水,對水中的亞硝酸非常敏感,所以需常常換水,以保持水質的清淨。餵食以動物性餌為主,飼養照顧較困難。

阿里魚種群分布

介紹:阿里可能是馬拉維湖慈鯛缸中最常見的品種了。由於阿里是飼養發色都非常容易的種類,其華麗的藍色為它贏得了「藍色閃電」的稱號(Haplochromis or Sciaenochromis ahli是過去經常被沿用的拉丁學名,但是1993年由AD.Koning博士重新歸在Sciaenochromis fryeri了。)。其驚心動魄的金屬藍體色吸引了一大批慈鯛愛好者,這也是「藍色閃電」風靡幾十年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阿里分布在馬拉維湖全域。馬湖南部出產的地域型基本上從頭部到背部呈白色,這種魚被稱為"冰山"(Ice berg),觀賞價值更高。在混養方面,阿里和非洲王子具有十分強烈的色彩對比,是馬湖慈鯛缸的夢幻組合。

雖然這兩個品種分屬不同的類別且有着完全不同的習性,但許多魚友仍抵擋不住藍色和黃色這種組合的誘惑而將這兩個完全不同的屬種養在同一缸里。雌性阿里和阿里幼魚身體顯現琥珀色並有若干垂直條紋,體形也比雄性小很多。這個屬種明顯表現出性別的二色性(**ual dichromatism,即同種魚只雌雄體色差異明顯)。

在較小的缸里(小於500升)雄性阿里十分好鬥,但在更大的缸里這種攻擊性會大幅削弱。對食物幾乎不挑剔,特別偏愛血蟲(而這正是必須適當控制的)。

阿里魚繁殖

雌魚一次可產卵30~60粒左右,由雌魚含在口中孵育,約2星期小魚麓遊動,雌魚在孵育期間必須絕食以保護小魚,充分表現「慈母」的偉大情懷。

雄魚略大,背部較寬闊,腹部較窄。繁殖應用中型缸,缸內鋪沙。將已選擇配對的親魚放人,若不配對,甚至雄魚攻擊雌魚,則另換雌魚。雌魚有掘沙開坑的習性,在沙坑中產卵,產卵結束雌魚把卵粒含在口中進行保護,約10天可從雌魚口中游出一群稚魚來,隨後以「灰水」開食。

進入成熟期後,若水質狀況較好的話,在較溫暖的季節里(通常是每年的五月到九月),會每隔兩個月產卵一次。它們冬季是不繁殖的。它們偶爾才會挖坑或是將水草的根系翻出,但比起Nimbochromis屬種的慈鯛,阿里在這方面要規矩得多。雄性進入繁殖期身上的豎條紋會變的十分明顯,臀鰭也會變得鮮紅。雄性阿里占據的地盤相對較小,甚至可以在較擁擠的缸中產卵。通常它們會選擇在大塊岩石邊上產卵。在繁殖期間,它們十分具有攻擊性,當然這還取決於缸中其它魚的屬種。

含卵的母魚還是較容易用網撈出並移到它自己的育兒缸中,在那裡將仔魚吐出。母魚吐出仔魚後就不管它們了,因此可以單獨照顧母魚一周左右,讓它儘快恢復體力後再將其移回到原缸里,記得移回去後立刻將燈關掉,以減少被其它慈鯛攻擊的可能。雄性可以長到20公分,雌性16公分左右。雄性完全起色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每一窩產崽約50隻左右。

參考來源

  1. 阿里魚,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