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昌語,是阿昌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緬彝語支,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潞西以及保山市的龍陵等縣市[1],中緬邊境緬甸一側也有分布。使用人數約3萬。

目錄

方言

分為三個方言,方言之間語音和詞彙差異較大,彼此不能通話。

  • 隴川方言,主要通行於隴川縣的戶撒。
  • 梁河方言,主要通行於梁河縣的遮島、大廠一帶。
  • 潞西方言,主要通行於潞西市的江東一帶。
  • 梁河方言、潞西方言屬於瀕危語言。

分布特點

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布於中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潞西以及保山專區的龍陵等縣。使用人口約 2萬(1982)。分隴川、潞西、梁河 3個方言[2]。方言之間差別較大,不能通話。阿昌語(以隴川方言戶撒話為代表)有37個聲母:P、Ph、m、怰、P墭、Ph墭、m墭、怰墭、f、v、t、th、n、恄、l、拀、堭、堭h、s、慯、慯h、怱、恅、嶃、尶、t惼、t惼h、惼、墭、k、kh、嬜、恵、x、k墭、kh墭、x墭;有80個韻母,其中單元音韻母有 8個:i、e、a、婖、o、u、?#91;、徲,複合元音韻母有10個:ei、ai、oi、ui、iu、au、ua、?#91;u、iau、uai,帶輔音韻尾的韻母有62個。輔音韻尾有 7個:-p、-t、-k、-妱、-m、-n、-嬜。有4個聲調:55、31、35、51,51調出現頻率較少。以虛詞和詞序為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形態變化少。

人稱代詞

分單數、雙數和複數,單數加後加成分表示雙數和複數,單數第一、二人稱的代詞以聲調變化表示領格。動詞使動態的語法形式有屈折式和分析式兩種。屈折式有4種變化形式:不送氣聲母(自動)和送氣聲母(使動)交替;鼻音、邊音的非清化聲母(自動)和清化聲母(使動)交替;濁擦音聲母(自動)和清擦音聲母(使動)交替,零聲母(自動)和清擦音聲母(使動)交替。量詞比較豐富,名詞和動詞計量時都必須用量詞。合成詞以複合式占多數,附加式較少。借詞主要來自漢語、傣語,還有一些來自緬甸語

多數人兼通漢語,有的人還兼通傣語

視頻

阿昌語 相關視頻

國歌【阿昌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