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拉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拉街道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阿拉街道

所屬地區: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

阿拉街道,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由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地處官渡區西南部,東與呈貢縣交接,南鄰小板橋街道,西北與關上街道金馬街道接壤,北連大板橋鎮,距官渡區人民政府約10千米,總面積75.45平方千米。 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總人口有5.85萬人。 1956年,屬官渡區;2010年1月12日,阿拉彝族鄉撤鄉設立阿拉街道。截至2020年6月,阿拉街道下轄8個社區, 街道辦事處駐普照社區。 2011年,阿拉街道財政總收入0.541億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業總產值0.31億元,比2010年增長5.5%;工業總產值為29.7億元,比2010年增長6.6%。 [1]

位置境域

阿拉街道地處官渡區西南部,東與呈貢縣交接,南鄰小板橋街道,西北與關上街道、金馬街道接壤,北連大板橋鎮,距官渡區人民政府約10千米,東西最大距離13.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86千米,總面積75.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阿拉街道地處雲貴高原中部滇池盆地東北,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從東向西傾斜,海拔1910—2240米之間;地形分為山區和半山區,壩區約占30%,丘陵約占70%。

水文

阿拉街道境內河道屬寶象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寶象河、馬料河等6條;境內最大河流為寶象河,從金馬村至八千米,境內長11.4千米,流域面積65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2011年,阿拉街道有耕地6438畝。

人口

2010年,阿拉街道總人口有58517人。 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總人口有5.85萬人,城鎮常住人口5.85萬人,城鎮化率100%;總人口中,男性33822人,占57.8%;女性24695人,占422%;14歲以下8258人,占14%;15—64歲46834人,占80%;65歲以上3425人,占6%;以漢族為主,達48534人,占83%。2011年,阿拉街道人口出生率3.72‰,人口死亡率3.56‰,人口自然增長率0.1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41.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阿拉街道財政總收入0.541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19億元,比2010年增長15%。2011年,阿拉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6780元。

農業

2011年,阿拉街道農業總產值0.31億元,比2010年增長5.5%,實現農業增加值0.28億元。

工業

阿拉街道工業形成以五金、機械、建材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阿拉街道工業總產值為29.7億元,比2010年增長6.6%;工業增加值3.52億元,比2010年增長14%,占生產總值的71.51%。2011年,阿拉街道有工業企業544家,其中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有小學2所,在校生1758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490人,專任教師4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37所,在校生7573人,專任教師504人。2011年,阿拉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369萬元,比2010年增長2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28%,比2010年增長14%。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有農村實用人才5000人,社區科普活動室9個,社區科普設施覆蓋率達到1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有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室9個,藏書13030冊;各類文藝隊59支,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6人。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有體育場地19處;89%的社區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有中央電視台、雲南電視台等31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阿拉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4個,其中衛生服務中心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所)9個;設病床5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9張;專業衛生人員7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6人。2011年,阿拉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3萬人次。2011年,阿拉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0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0%;孕產婦死亡率0。

社會保障

2011年,阿拉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644戶,人數946人,支出172.98萬元,比2010年增長27.6%,月人均55元,比2010年增長2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0.7萬元;有街道為民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9個;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434人,提供有效就業崗位487個,農村勞動力轉移1896人;全年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123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