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拉拜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拉拜犬和汗血寶馬 是土庫曼斯坦視為大自然的恩賜之物和國寶。在土庫曼斯坦人民心中,勇敢、無畏、強壯的阿拉拜永遠是守衛家園和忠於人類的好朋友。

阿拉拜,別稱阿拉拜咬狼犬、土庫曼狼狗土庫曼牧羊犬,原產地是土庫曼斯坦,起源於4000年前,一直被用作牛羊群的守衛犬,是一種不懼怕任何生物的猛犬,用以保護主人生命財產和家居安全。 它分布於從裏海至中國、自南烏拉爾到阿富汗之間的廣袤區域,通常被認為是藏獒的後代。阿拉拜是土庫曼語,「阿拉」和「拜」分別指黑白色斑點和富有之意,因此,阿拉拜意寓土庫曼斯坦人民對美好富足生活的嚮往。

阿拉拜的起源

相傳在一個土庫曼古代村落附近的草原上,有一隻兇猛神獸,它形似巨型鬣狗,體格健壯,頭腦聰明,但經常偷襲村裡的牛羊和禽類,村民為此叫苦不迭。為了趕走這隻神獸,村民紛紛放出自家養的牧羊犬守護院落,但這隻神獸卻劫走了部分牧羊犬,帶回到自己棲息的草原,並與之繁殖出高大威猛、聰明勇敢的後代,這些後代因同時具備了牧羊犬的忠誠和神獸的威猛,後來逐漸成為了村民看家護院的好幫手,由此以後,一代代的人民便養起了這種狗用作護衛。

在土庫曼斯坦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獒的遺蹟是在公元前6世紀的DZHEIDUN時代,通過和現代阿拉拜的對比,可以斷定現代阿拉拜是由古代的獒犬演變而來,同時土庫曼斯坦地區發現的在ALTUN-DEPE定居時(青銅器時代)赤陶器上面的形狀,也生動而清晰地描繪了阿拉拜的身形,甚至是現在前額到口鼻明顯過度的阿拉拜身形,在這些陶器上也有描畫。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即使已經過去了幾千年的時間,阿拉拜犬的整體外形也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是很原生的狀態。

阿拉拜犬的特徵

成年阿拉拜犬身高至少有70公分,體格結實,背部肌肉強壯有力,四肢骨骼粗壯,毛短而濃密。為防止其在撕咬中受傷,幼犬時就被剪斷尾巴和耳朵。長期同猛獸搏鬥和惡劣的自然環境塑造了阿拉拜威風凜凜的體態和勇猛、自信、冷靜的性格。阿拉拜對人類友善,對主人十分忠誠,它天生對財產和領地具有強烈的保護意識,面對外來威脅毫不畏懼,且極具攻擊性。很難想象的是,高大威武的阿拉拜在幼犬時期竟擁有一副憨態可掬、虎頭虎腦的樣子,當你觸碰它細軟的絨毛,盯着它黑葡萄般水汪汪的眼睛時,就想將它抱在懷裡,愛不釋手。

不挑食,即使在很長時間裡只吃很少食物、沒有水的情況下依然有能力堅持工作; 阿拉拜擁有厚實且堅韌的皮膚,這保證他們不容易被對手的牙齒撕破並且避免被生長在土庫曼斯坦地區的各種各樣的帶刺的植被劃破皮膚,特別是在沙石地區阿拉拜可以和掠食動物搏鬥。 阿拉拜不像其他品種的犬種一樣,需要日常的訓練以掌握命令,相反的,阿拉拜在幼年時代就從它們的母親那裡學會了驅趕畜群、完成警戒、殺蛇、打鬥、對靠近的敵人吼叫等技能,沒有人對它們進行過專門的訓練,這是這種犬的本能。[1]

阿拉拜的現狀

現在,在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街上很少能夠見到阿拉拜成犬,因為它們體型高大、活潑好動,現代樓房不能滿足它們的活動空間,只能散養在土庫曼各州農村。在那裡它們承擔着自己最初的使命,保護主人、牲畜和家居安全。為了阿市的居民和遊客能夠親眼目睹阿拉拜的風采,坐落在阿市市郊的國家動物園專門飼養了阿拉拜犬供民眾觀賞。

2017年9月17-27日,第五屆亞洲室內與武道運動會將在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舉行。土庫曼斯坦將白色阿拉拜犬確定為運動會的吉祥物。正是因為阿拉拜犬的頑強、刻苦、勇敢和堅韌精神與運動員的優秀品質高度契合,體現了土庫曼人對參賽運動員的鼓勵和美好祝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