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爾泰扭藿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爾泰扭藿香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阿爾泰扭藿香的全草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2500m的
山谷陰處或泉邊及岩腳。

資源分布:分布於新疆。

性味:味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化濕消暑;行氣和中。
主夏月感寒飲冷;腹痛吐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阿爾泰扭藿香,多年生草本,葉邊緣具齒或齒裂;苞葉大多數較小。聚傘花序腋生;苞片小,線狀披針形或線形,稀有披針形。花萼管狀或管狀鐘形,直立或近彎曲,筒的頂部整齊或斜形,具5齒,齒近相等或呈二唇形,具15脈,稀12-13脈,內面在中部或中部以上具毛環。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多數,直立或上升,高20—3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有時從基部長出與莖近等長的枝,莖、枝均四棱形,被微柔毛及腺毛。

葉卵圓形或卵狀心形,長1—2.5厘米,寬0.8—2(3)厘米,先端鈍或近急尖,基部多數心形,稀近截形或圓形,邊緣具圓齒,兩面密被短柔毛及腺點,網脈在下面凸起,葉柄短,大多數不超過1厘米,稀長達1.5厘米,在上部的近無柄;

莖枝下部的葉極小,特別在莖基部的退化成苞片狀,干時帶褐色。聚傘花序腋生,總梗極短,長5毫米至近無梗;

苞片小,線狀披針形,被短柔毛。花萼管狀鐘形或近管形,向上略擴大,長8—9毫米,具12—15脈,外密被短柔毛及腺點,內面在喉部具毛環,萼檐二唇形,齒狹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先端急尖,上唇3齒較高。

花冠藍色,長16—18毫米,外被短柔毛,在冠檐部分較密,冠筒外伸,向上擴大,冠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片較丸先端微凹或淺2裂,側裂片闊橢圓形,下唇2深裂,裂片近圓形。

雄蕊4,僅前對外伸。花柱外伸,先端2裂,裂片近相等。

小堅果長圓狀橢圓形,長約2毫米,暗褐色。

花期6—8月。

地理分布

新疆(阿爾泰山天山南北麓);生于山谷陰處或泉邊及岩腳,海拔2000—2500米。

蘇聯蒙古也有。

本種提示

我國標本花較大於模式標本記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