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塔瓦茲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6/66/%E9%98%BF%E5%B0%94%E5%A1%94%E7%93%A6%E5%85%B9%E5%BE%B7.jpeg)
阿爾塔瓦茲德(畫像)原圖鏈接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阿爾塔瓦茲德(亞美尼亞語:Արտավազդ,Artavazd,?-743年)也稱阿爾塔巴斯杜斯(希臘語:Ἀρταύασδος 或Ἀρτάβασδος)是一位拜占庭帝國將軍和皇帝(741~743年在位)。
羅馬帝國的一系列立法[1]活動以法制教育使其成為了當時西方世界的法學教育中心。同時也為帝國培養了一批法律人才[2]。
人物生平
原為亞美尼亞軍區司令,因助利奧三世奪取帝位有功,利奧三世將女兒嫁給他,並擔任宮廷近衛軍首領(Curopalates)和地位重要的奧普西金軍區司令。他反對毀壞聖像運動,他得到一部分人支持自立為帝。742年,他成功襲擊了途徑小亞細亞進攻阿拉伯人的君士坦丁五世,率軍進入君士坦丁堡,在攝政王和大教長的支持下加冕為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在安納托利亞軍區等軍區的支持下於743年擊敗阿爾塔瓦茲德奪回帝位。阿爾塔瓦茲德和他的兩個兒子遭到遊街示眾,並在大競技場被刺瞎雙目。
基督教和古羅馬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但是等到古羅馬社會岌岌可危的時候,它又被嚴重的批判。後來,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
視頻
阿爾塔瓦茲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新書速遞 |《十二表法》研究,搜狐,2019-08-01
- ↑ 提起羅馬法只懂《十二表法》,那你錯過了太多寶藏,搜狐,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