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伯,外文名:Oboth,基督教聖經地名。

《聖經[1]》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共同經典,出於希伯來文kethubhim,意為「文章」,後衍意為「經」;希臘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漢譯作「經」。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舊約全書》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基督教承自猶太教[2]的,但《舊約全書》和《希伯來聖經》有所差異,書目的順序也不同。聖經中文譯本(包括全譯本和節譯本)的數量難以確考。一般認為,有據可查者便達近百種。其中不僅有漢語文言文、白話文譯本,還有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譯本。

簡介

以東地一地,在普嫩西北、撒烈溪南面。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軍迦南途中漂流於曠野時曾在此安營;然後前往以耶亞巴琳。(民21:10-11;33:43-44)確切位置不詳。有學者認為是死海以南50餘公里、亞拉巴谷中的維百泉。

參考文獻

  1. 聖經中最讓人感動的10句話,中國日報網,2007-04-30
  2. 猶太教的起源是什麼,學習啦,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