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陽穀鎮原名孟店,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陽穀縣治所由上巡鎮(張秋鎮)遷於此地,遂更名陽穀,舊有土城,外環護城河,四門有橋樑相通,城周長4公里,後拓展為6公里,呈正方形。1469年(明成化五年),知縣孟純主持重修城池,牆高5丈,厚3丈,池深2丈,寬2丈,並於城上建門樓、角樓等。其後又迭經重修,清中期以後遂漸頹敗。日偽統治時期,為固守計,又脅迫民工浚池修城,城牆高3丈余,上建門樓、角樓。1945年7月縣城解放後剷平,建國後逐步闢為公路。

在2004年,撤銷陽穀鎮,設立僑潤街道、博濟橋街道和獅子樓街道3個街道辦事處。[1]

目錄

地理位置

陽穀鎮位於陽穀縣中部偏西, 總面積為735公頃。為陽穀縣委、縣政府駐地。北與大布鄉交界,西與西湖鄉接壤,南與高廟王鄉、壽張鎮相鄰,東與十五里園鎮、閻樓鎮相連。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緩傾,平均坡降為1/6000,海拔高度37.9~41.3米。 東西最大距離12.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1.4公里,總面積7354公頃, 其中耕地4104公頃。全境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境內淺層淡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補給充足, 開採條件較好。 主要河流有趙王河、北乾渠、南乾渠、聊陽溝、"三八紅旗渠",境內流長85公里,流域面積70平方公里。該鎮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春季乾旱多風, 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有旱澇,冬季乾冷少雨雪。年均降水量為594.3毫米, 蒸發量1960毫米。年平均氣溫13.3度,無霜期平均210天左右,霜凍期為155天左右。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穀子、地瓜、綠豆、高粱、花生、棉花、蔬菜等。全鎮植被面積6251公頃,覆蓋率85%。

轄區人口

全鎮轄68個村(居)委,總人口6.3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42‰。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藏族等,人數為71人,占全鎮總人口的0.1%。[2]

經濟狀況

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000年為3.13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之比為:16∶26∶58。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25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2.4億元。該鎮民營企業發展迅速,現擁有機械、建材、紡織、包裝、印刷、食品加工、電線電纜、針織、化工等十幾個行業。2000年底全鎮共有民營企業196家,其中投資額在千萬元以上的企業3家,500萬元以上的8家,為聊城市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較大的企業有中石化工有限公司、景陽崗針織有限公司、魯西複合肥有限公司、景陽崗彩鋼構造有限公司。

強鎮由來

該鎮為陽穀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縣的大型企業多數居於轄區,商貿服務興旺發達,教育、衛生、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地處聊城、蒙館等幹線的交匯處和縣內公路網的中心點。京九鐵路穿境而過,客、貨兩站均居境內,南達港九、北通京津,去聊城市僅半小時即到。東臨濟南飛機場, 西離安陽火車站僅2小時路程。郵電通訊便利迅捷,城鄉已普及國際直撥程控電話,無線通訊網覆蓋全鎮。自1998年以來,連續被評為聊城市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聊城市經濟強鎮、聊城市首批小康鎮、聊城市第一個企業產值過億元鄉鎮、聊城市文明單位、聊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聊城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婦女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先進基層黨委。[3]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49年, 糧食作物畝產僅70公斤,棉花畝產9公斤。50年代初,開始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引進推廣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優良品種,施用化學肥料。50年代中期,隨着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的開展和水利條件的改善,農作物產量逐年提高。1956年,糧食作物畝產增至128公斤;棉花畝產12.5公斤。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後,開始了以"共產風""浮誇風""平調風"等"五風"為主要特點的"大躍進"運動,農業生產遭到破壞。1961年,農業生產跌入低谷,當年糧食作物平均畝產41公斤。1969年開始興建引黃、引河灌溉工程,取得較好效益。1977年,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達452.5公斤,棉花畝產31.5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林、 牧、副、漁業同時得到發展。1990年,全鎮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達729公斤,棉花單產64公斤。1990年以來,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全鎮農、林、牧、副、漁各業保持全面發展。1994年農業總產值達到6810萬元,比1988年增長82.8%,糧食總產量達到977.2萬公斤,比1988年增加了367.9萬公斤,增長25%。花生、蔬菜等經濟性作物面積不斷增加,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比例達到31∶1,複種指數達到了200%。全鎮共發展和完善農林網2534.7公頃。大力發展畜牧生產,培植新增長點。全鎮共建起千隻標準肉雞棚338座,5000隻高標準肉雞棚114座,批養肉雞90.8萬隻,年出欄肉雞4 54萬隻, 全鎮人均增收150元;全鎮還存欄蛋雞100萬隻,年蛋產量達100萬公斤;建有規模飼養場12處,全年出欄生豬5.3萬頭,家禽269萬隻。

2000年底, 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6億元,其中種植業6293萬元,畜牧業3065萬元,其它26642萬元。

第二產業

抗戰爆發前,僅有少數紅爐、白鐵、磚瓦窯、酒作坊、織布、染布等零星私營手工業。1937年淪陷後,各廠先後倒閉,城鄉手工業生產趨於蕭條。1945年,縣民主政府倡導支持城鄉工匠發展手工業生產。1953年後,手工業發展較快,1955年底,縣城各類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增至18處。1957年後,地方國營性質的小型工廠相繼在縣城建成投產,帶動了該鎮工業發展。先後建起了鐵業社、木業社、服裝社(廠)、鞋業社、磚瓦廠、麵粉廠、發電廠等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後來多數升格為縣集體企業。1984年以後,鎮村工業發展較快,但是由於體制、經營機制問題,發展速度不穩定,總量增長緩慢。1990年以來,強化了對鄉鎮企業的領導和投入,陽穀鎮企業有了質的飛躍。1991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07億元,成為全聊城地區第一個鄉鎮企業產值過億元的鄉鎮。 到1994年底,全鎮四級企業已達到1577處,其中鎮辦企業8處,村辦企業28處,聯辦343處,私營企業8處,個體辦1190處。全鎮基本形成了機械製造、建築建材、 造紙印刷、食品加工、電纜電線、針織羽絨等十大生產經營體系,200多種產品。 1994年全鎮工業實現總產值2.4億元。此後,由於政策、運營機制等原因,有些企業停產,有的轉產。1998年,全鎮對企業實行了轉制,採取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方法, 盤活資產,改革企業機制。到2000年,全鎮民營企業共有196家,其中資產千萬元以上的3家, 百萬元以上的33家,個體工商戶達4421家。其中,中石化工集團為市、縣重點企業,景陽崗針織有限公司、魯西複合肥有限公司、陽穀鎮建築公司、景陽崗肉羊開發公司、谷山建築公司、陽穀釺具廠等企業在全縣都小有名氣。2000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8.1億元, 實現工商稅收1337萬元,被聊城市命名為"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

1949年前,泥瓦匠、木工等多散居民間,平時務農,春、秋季節組成泥水班,從事一般民房建築。1950年,縣城及附近泥瓦匠人率先組成市建築工會,1953年發展為縣建築大隊。1972年後,成立了公社建築隊,主要從事本範圍內的學校、機關、公用房屋及民房建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鎮、村兩級建築隊迅速擴大,到2000年底,全鎮共有建築公司(隊)9個,職工1940人,其中具有技術員以上職稱的315名。技術設備較好的有陽穀鎮建築公司, 為四級建築企業,擁有大型設備5台;谷山建築公司,為三級建築企業,擁有大型建築設備9台。

第三產業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發動群眾入股辦供銷合作社,集體商業日益壯大。1956年,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其後由於政策的原因,商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90年代,個體私營經濟步入快車道,國營集體商業服務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私人承包。近年來,鎮委、鎮政府搶抓機遇,用活政策,先後建起了北街農貿大市場、南街建築建材市場、東街服裝一條街、博濟路餐飲冷食一條街、西街土雜品一條街、谷山北路畜牧用品一條街、北街小百貨印刷製品批發一條街、五里廟和龍虎寨禽蛋批發市場和10個專業村5個工業園區。 至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4421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3263人。 該鎮名吃陽穀呱嗒,外酥里嫩,咸香可口,別有風味;劉家燒雞,祖傳手藝,以其色、味、形具佳而享譽魯西。[4]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在陽穀城西南隅,始建陽穀學宮,為陽穀縣學,歷經明、清多次修繕和增修,使之趨於完善。至抗戰前夕,仍具有一定規模。除此外,清同治年間,陽穀人張某捐私宅一處,建"谷山書院"在陽穀鎮,常年授課,全鎮有私塾數處。1913年,該鎮建有小學3處。在校生不足150人。至抗戰前,境內共設立各級小學26處,到1945年5月境內有抗日小學19處,至1948年境內共有完全小學4處,在校學生486人。新中國成立後,小學教育迅速發展。至1950年6月,適齡兒童入學率達86%以上,1952年入學率達90%以上,到1965年,境內有小學58處,7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45人。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教育事業走向正常化發展軌道。中、小學教育、幼兒教育、職業教育、函授教育、特殊教育等普遍展開並迅速發展提高,學校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提高。90年代,鎮政府逐年加大投入,走多渠道投資辦學校的路子,順利通過了"普九"達標驗收。鎮辦城鎮中學為全縣重點中學,教學、教育質量居全縣前列,基礎設施、教師隊伍屬全縣一流。陽穀縣第一中學、第三中學、第一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陽穀鎮技工學校、衛生學校、體校、聾啞學校均居城區。私立中學有實驗中學、谷山中學、鐵路中學、工會中學。近幾年,鎮政府每年財政投入教育事業近千萬元,改善辦學條件。2000年,全鎮共有小學31處,在校生14120人;中學2處,在校生700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

取得成績

2000年, 全鎮共有科技人員385人。自1983年以來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62項。1982年,石門宋植物保護公司承擔的植物保護承包試驗獲得省科委二等獎。原中石集團總經理周保東被評為省科技大王。 石門宋養殖基地經理王廣鳳被評為市科技大王。1993年搞的土地總體規劃獲全國三等獎。

文化發展

陽穀鎮歷史悠久,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諸如舞蹈、地方戲、曲藝、書法、繪畫、雕刻、剪紙等民間藝術代代相繼。1952年,聊城專署電影中隊在該鎮設立放映點;1973年建廣播站;1975年建立文化站。前金海村曾因農民賽詩活動搞得突出受到山東省委表彰,作為省委宣傳部聯繫點。60年代,機關學校建起圖書室、閱覽室;90年代,鎮建檔案室,各村相繼建立圖書閱覽室、文化大院。全鎮現建有各類文化活動場所108處,境內建有2處影劇院、文化廣場一處,各類文化基礎設施較為齊全。1997年,石門宋鄉被命名為"山東省民間詩歌藝術之鄉"。

醫療發展

民國期間,城區建有二處私營西醫院,一是雷錫瑞在西街辦的救世醫院;二是李文軒在東街辦的新華醫院,規模很小,設備簡陋,一名醫生應診,其徒弟、子女當司藥、 護理,僅能診治一般的小病小傷。1949年3月,冀魯豫第九專區政民醫院抽調醫療人員,在龍虎寨村設立臨時兵站醫院。1948年,陽穀縣衛生院由阿城遷至陽穀縣城南街, 當時有工作人員6人,1949年增至10人,設病床10張,後發展為陽穀縣第一人民醫院。1954年成立城關鎮衛生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87年鎮衛生院占地0.6公頃,建築面積1102平方米,工作人員126人,專業技術人員121人, 有病床39張,大型設備6台,日平均門診量達407人次。縣人民醫院石門宋分院於1971年建院,到1987年,占地面積為1.14公頃,建築面積1206平方米, 有職工36人,專業技術人員35人,病床20張,主要設備2台,日平均門診量11人次。 1999年,陽穀鎮衛生院投資180萬元建門診病房綜合樓。1999年,石門宋分院遷址新建綜合樓, 設立氣管炎哮喘、風濕性關節炎專科門診,走專科辦院路子。200 0年, 有鎮衛生院2處,病床51張。陽穀縣第一人民醫院、陽穀縣中醫院、陽穀縣衛生防疫站、陽穀縣婦幼保健站均建在陽穀鎮。

體育發展

境內學校體育活動空前活躍, 體育競賽形成制度。境內有標準體育運動場4處,籃球場28處,燈光球場1處,排球廳、射擊場各1處,體育運動學校、武術學校、武術館各1處,有健身房2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方興未艾。太極拳、太極劍、健身舞、長跑等體育活動為群眾普遍健身活動,每天清晨,僅城區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的就達數千人。中、小學每年都舉辦春、秋兩次運動會。縣體育場每年都承辦數次拳擊、散打、籃球賽等體育競技項目。

文物古蹟

境內文物古蹟頗多,現存有武松斗殺西門慶的獅子樓、文廟、博濟橋、吳鎧墓、劉琰墓、會盟台、無影地、指揮窪等,現建有仿宋一條街。[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