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陽穀縣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陽穀縣第三中學始建於1977年,原名陽穀縣城鎮中學,1982年更名為陽穀三中, 2016年8月遷址到陽穀縣獅子樓辦事處金水湖路701號,占地面積89244平方米。

陽穀三中是一所省級規範化學校、市級規範化學校、陽穀縣名校。截止到2022年共有92個教學班,在校生約4200人,教職工375人,其中高級教師85人,中級教師101人,省、市、縣三級教學能手108人,專任課教師學歷達標率98%。形成了一支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現任黨委書記、校長周長正。 學校下設三個年級部和14個科室:辦公室,教務處,教研室,政教處,電教中心,後勤處,綜治辦,宣教室,生活科,宿管科,財務科,藝體處,採購辦,婦聯。

學校管理

學校在管理上做到了科學化、人本化、制度化、精細化、規範化,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及管理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改革,創建並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以「爆破英語」和俄語教學為主的外語教學特色,以教學案一體化和「225」課堂模式為基礎的有效課堂特色,音體美教育特色,多媒體網絡教學,以主題班會為主的學生自主管理特色,以校園環境布置為重點的校園文化特色。努力構建「學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的辦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而又有個性的發展。

辦學理念

「讓每一個學生都成才,讓每一位教師都發展,讓每一名家長都滿意」是我們的辦學理念,「志存高遠,學養豐厚,勇於創新的高素質中學生」始終是我們追求的培養目標,學校始終堅持「尚德博藝,勵志成才」的校訓[1],追求「明禮成習,和諧致美」的校風,弘揚「修業求精,施教至誠」和「慎思不罔,敏學有成」的教風和學風[2]

教學成果

1999年12月3日,山東省人大代表團到我校參觀指導工作時,原省政協主席陸懋曾同志評價三中發展快,辦得好,管理水平高,並親自為三中題寫「教風」和「學風」。

2000年,國家教育部督導團來我校視察給予高度評價,副總督郭振有親自為三中題詞;我國著名書法家、國家書協主席啟功先生為三中題寫校名。

2002年被評為聊城市規範化學校。

學校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與時俱進,特別是2010年到2014年,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直到2014年,學校培養了2名清華生,20名人大生,10餘名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國家三等獎獲得者,20餘名空軍飛行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學校直到2014年連年被評為聊城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聊城市文明單位、先後被評為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省級規範化學校、市級綠色學校、陽穀縣名學校、市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市平安和諧校園;榮獲縣教育教學工作綜合獎、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等,連年受到縣委、政府、教育局的表彰和嘉獎。

歷史沿革

陽穀縣第三中學建校43年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強化改革,提高質量,勇於競爭,使三中立於不敗之地」為指導思想;以「抓一流管理,創一流質量,培養一流的教師隊伍,營造一流的學習環境」為奮鬥目標。全體教職工團結進取,奮力拚搏,教育教學成績連年大幅度提高。

特色活動

1999年以來,學校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重視美術、音樂、書法、體育、播音主持特長生的培養。2004年有459名特長生參加了高考專業考試,359名特長生專業過關,其高考成績連年居全縣、市一流。學校積極發揮教師在素質教育進程中的主導作用。隨着教育形勢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學校採取措施,加大師資隊伍建設,把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教育法規」作為經常性的學習教育活動。每學年評選一次「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在三·八婦女節期間於女教職工當中,評選「十佳」巾幗。每學年對40周歲以下的教師舉行一次業務考試,其考試成績計入個人業務檔案。對新招聘的教師,學校嚴把政審、試講、筆試關。鼓勵教師加強業務進修,注重思想學習,使教師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具有鮮明的政治觀點,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塑造好自身形象。在每年一次教學能手、優質課評選活動中,三中在省、市、縣級評選人數均居全市完中先進行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