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陽朔西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陽朔西街

圖片來自pixnet

陽朔西街位於陽朔古鎮中心,寬約8米,長近800米,略呈東西走向,東到濱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間與縣前街、城中路交匯。歷經1400多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的一條步行街,是陽朔最古老最繁華的街道,也是陽朔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明城牆、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紀念館等這些古老的建築保存皆較完整。

西街,曾是孫中山先生演講的地方,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居於此,1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曾在此留下足跡。[1]

歷史

西街是陽朔縣城內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歷史。590年(隋開皇十年)設置陽朔縣時,縣城就已有一條長約200米、寬約5米的街道。當時街上只有幾家經營日用品的店鋪,居民大部分是農民。

西街真正始建於1674年。早期的西街不長,得名緣於其地理位置。陽朔縣城在元代至正年間築成石頭城牆後,以縣衙前的街為署前街,與從東到西的一條橫街相接,往南至碧蓮峰下一段則為小巷,東邊一段通灕江邊城牆,與南街相接,後來把這一帶通稱為十字街,往西街一段最長則叫西街。當年的十字街部分是縣城繁華的商業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這裡有經營日雜煙酒的萬利祥,有經營南貨土產出名的陳公興,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號,都是實力雄厚的粵商。另外本地商家劉來興等,他們對陽朔的經濟生活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抗戰勝利後,十字街商業中心逐步走向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於城牆圍住,不能直通膏澤峰下。要從西街出城須經過江西會館對面一段小街叫西橫街的折向正西門才行,所以說西橫街實際上也是西街的組成部分。後來,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後,西街人為了出城方便將城牆拆開一段直接公路,並在旁邊修建有最早的汽車站。並把東邊直到西城邊的一段改稱西馬路。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間因避忌「西」字而改稱東風路,取其「東風壓倒西風」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復舊名。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陽朔對外開放,西方遊客發現了西街,同時,他們對當地古樸典雅的民居和傳統文化、民風民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從此,每年到西街觀光、休閒的境外旅遊者超過數十萬人次。他們有住幾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幾年的,有的乾脆在西街成婚、開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超越地域的「地球村」,規模龐大的「外語角」。

文化特色

中西文化合璧

這裡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到1998年,發展到每天竟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其中外國人在此開店就有20多家,因此西街又被稱為「洋人街」。由於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說外語,故又把西街喻為「地球村」,每年接待的中外遊客達150萬人次之多。

歷史文化厚重

中西文化的融合在陽朔有着歷史淵源。

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陽朔最早的接觸和融合地。1917年左右基督教傳入陽朔,由李紹庚夫婦主持傳教,地點在西街東段一帶租一間民房進行,有數十人入教。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南京中央研究院部分機構也南遷到達陽朔,大部分入駐西街盡頭體育場後的中山紀念堂,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另一南遷到達陽朔的群體是國民政府軍官外語補習班。該班為國民政府培訓駐外武官和軍事代表及翻譯人員而設,有英、法、德、日、俄五個語種。我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竺可楨都曾到外語班作演講和授課。外語班在陽朔開辦半年,後遷往重慶,抗戰勝利後遷回南京。

除此之外,隨遷到陽朔的尚有「敵國人民收容所」,他們是德、日、意等國僑民。駐桂林的美英盟軍人員也經常到陽朔來,西街成了多國人員的集散地。當時的陽朔縣城由人口由2500多人猛增至10000多人。這是陽朔西街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2]

解放前,何香凝、柳亞子、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革命者及文化名人都到過陽朔,藝術大師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都在西街住過,創作了大批山水畫。從50年代至今,將近有40多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到西街參觀遊覽,美國前總統卡特夫婦還騎自行車在西街觀光。

陽朔西街是一條散發着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的古街。這裡還是是孫中山演講的地方,克林頓、尼克松、基辛格、撒切爾夫人、胡志明、西哈努克等許多名人在此都留下過足跡。

民族文化淳樸

「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兩處怎如陽朔好,碧蓮峰里住人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詩人沈彬對住在碧蓮峰里的居民羨慕不已。

歷史上的西街除了幾家店鋪外,居民大多數是農民,相當長一段時期保持着「半是鄉村半是店,可為生意可為耕」的半商半農狀態,使西街人形成了城裡人豁達和鄉里人忠厚的雙重性格。西街,已經成了陽朔主要的旅遊服務街,街中有眾多的工藝品店、書畫店、旅館、咖啡廳、酒吧、中國功夫館。但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樸的品格。西街也仍然保持着樸實無華的迷人古貌,一條暗青色石板路,兩排清代遺留下來的低矮的磚瓦房,翹角飛檐、雕樑畫棟的江西會館,展示着幽幽古色,散發着濃濃的古香。走進西街,就像走進了一座整潔的農家大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