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聞雷泣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聞雷泣墓
二十四孝之一

近義詞

反義詞

出 處 :《二十四孝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聞雷泣墓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又稱為王裒泣墓,《二十四孝》里的一篇。

原文

魏王裒,事親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殯葬于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1]

譯文

三國末魏國營陵(今山東昌樂)人王裒,侍侯母親極其孝敬。其母在世時,生性怕雷。後來死了,安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空中傳來雷聲,王裒就立即跑到母親墓園,跪拜在墳哭着告慰說:「裒兒在這裡陪您,母親不要害怕啊。」

詩讚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故事

魏晉時代有一個叫王裒的,他身長八尺四寸,容貌絕異,博學多能,德操高尚,言行必遵禮法,侍奉親人至孝。

他的母親活着時,性極膽小,畏懼打雷。其母死後,葬于山林中,每次遇到風雨,聽到雷聲,王裒就即刻奔向母親的墓地,跪拜哭泣,並訴說: 我王裒在此,母親不要畏懼! 這也見到古人在表述孝子之孝行時,有雷同的模式。

王裒的祖父王修,是魏國的名士,官至大司農郎中令;其父是王儀,為司馬昭的司馬,因討伐東吳失敗,直言得罪了司馬昭而被殺害。王裒就攜其母,將其父的靈柩運回家鄉昌樂,隱居起來,自耕自食,並以教授為生。

他終生不面向西而坐,表示絕不做晉朝之臣。

司馬炎建立晉朝後,知王裒賢德有才,不僅給其父王儀平反,並多次邀請王裒做官,但王裒堅辭不就。據說,他在其父墓側築屋而居,每日朝夕至墓前跪拜,且攀柏悲號,涕淚濺樹枝。日久,樹木也為之枯槁。王裒孝行操尚感動鄉里,曾被舉為孝廉 。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漢劉曜攻陷洛陽,大肆燒殺搶掠,齊地盜匪四起,親戚朋友大批南遷,但王裒戀祖塋不肯離去,遂為盜賊所害。

有關材料說,孝子王裒是歷代儒學和官方教化民眾與學子、倡導孝文化的榜樣。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昌樂知縣范威倡導儒學,於王裒故里增築王裒墓,並刻碑魏孝子王裒之墓 記之,以表其德。此後孝風倡行鄉里,歷代多有修葺增築及刻碑表彰。

視頻

聞雷泣墓

參考資料

  1. 聞雷泣墓,好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