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閆(yán)姓,中華姓氏之一。閆,「閻」的簡化字。閻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492萬多,占全國人口的0.24%。如今,閆氏族人分布廣泛,尤以河南、山東、河北為多。

在歷史上,經歷了「閻」-「閻或閆」-「閆」的演化過程。 其中「閻」為最繁體,「閻」為「門」簡寫為「門」而成,「閆」為內部筆畫簡寫為「三」而成,閆為閻的異體字,閆則為當今簡化字寫法,已經被閻姓家族廣泛使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閆姓

拼音; yán xing

含義; 中華姓氏之一

百家姓排名; 50

分布; 安徽、河南、山東、河北等地

起源; 閻(Yán)姓,源出有九:

源流一 皆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後裔,當代《姓譜》載,分閆、閻二姓。又據《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閻姓是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由於閻姓被"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當代《百家姓》里,兩姓並存。

1、相傳太伯的曾孫仲弈,被周武王姬發封在閻鄉(河北易水一帶),他的子孫因此就用閻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閻,稱閻氏。

2、相傳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手上就有一個閻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釗封在閻城,他的子孫也姓閻,稱閻氏。

3、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了晉國,到晉成公的時候,晉成公封自己的兒子懿在閻邑(山西夏縣一帶),晉朝滅亡以後,他的子孫就有人用閻作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閻。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楚國王族伯璵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支系王族熊伯璵,他被封於閻邑(今湖北麻城),其後有大夫閻敖。在楚國滅權國之後,閻敖被封尹權,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閻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荊楚閻氏。

源流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岳諾特氏,亦稱岳諾托氏、亦日呼德氏、閻忽德氏,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on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伊氏、門氏等。

蒙古族閻氏在1955年以後多有訛寫為閆氏者。

源流四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

⑴.滿族巴克桑氏,滿語為Baksang Hala,漢義"六十斛",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滿族有此姓,後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⑵.滿族布雅穆齊氏,亦稱布雅齊氏,滿語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延吉)、黑龍江沿岸地區,後改漢姓為閻氏。

⑶.滿族閻佳氏,亦稱嚴佳氏、雅佳氏,滿語為Yagiya Hala,世居輝發(今吉林省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後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⑷.滿族閻拉扎氏,亦稱顏扎氏、燕札氏、顏查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顏盞部,以姓為氏,滿語為Yanja Hala,世居雅蘭西楞(今俄羅斯濱海地區蘇城)、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民間多冠漢姓為顏氏、為官者多冠漢姓為閻氏、張氏等。

⑸.滿族顏珠氏,亦稱顏之氏,滿語為Yanju Hala,世居雅達琿春村(今吉林琿春海蘭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⑹.滿族顏濟哩氏,亦稱楊吉哩氏、焉哲勒氏,滿語為Yangiri Hala,世居瀋陽、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楊氏、韓氏、沈氏等。

源流五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清朝時期達斡爾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達斡爾族敖拉氏,亦稱鄂拉氏、傲雷氏,通古斯語"Aora",漢義"山",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黑龍江多金(今黑龍江上游俄羅斯境阿爾巴津)、拉夫凱(雅克薩城以西)、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等地。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or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單氏、敖氏、山氏、蘇氏、鄂氏等。

⑵.達斡爾族索多哩氏,亦稱索都爾氏、索羅貢氏、敖勒多爾氏,滿語為Sodoli Hala,為敖拉氏部落的分支,世居黑龍江。後有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索氏、敖氏等。

⑶.達斡爾族亞爾茲氏,滿語為Yarci Hala。為達斡爾族脫譜姓氏之一,世居黑龍江北岸,清末民初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源流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回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閆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閻氏,世代相傳至今,在1955年以後訛寫為閆氏。

始祖

姬泰伯(姬仲奕)、姬瑕、姬懿、閻敖。

考證

閆,"閻"的簡化寫法,今之所謂閆姓是因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故閆正字應作閻。當時,所有以前的名人都寫作閆錫山、閆肅、閆維文、閆林保等,最近十幾年才恢復用的"閻"。

但是現在的閻姓因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卻又多用其簡寫:"閆"。姓氏中"閆"通:"閻"。

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姓,這是可以考證的,很多閆姓的族人祖輩墓碑上就是用"閻",原因就是因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 》。簡化方案的對否這裡不做進一步的探討,可以肯定的是簡化方案被大多數族人接受了,用上了所謂的簡寫:"閆"。而一部分"閻"姓族人 ,則認為祖輩都是用"閻"字,在二簡字廢除之後不認閆字,所以現在"閆"和"閻"同時出現在《百家姓》。

有人問曰:不對了,在百家姓中怎麼會有閻和閆兩個姓吶?百家姓可不是解放以後編的。

正解:宋代的舊本《百家姓》與現在流行的《百家姓》不一樣,宋代《百家姓》所收姓氏從"趙錢孫李"開始,到"司徒司空"結束。此後,明清兩代編的《百家姓新箋》《百家姓三編》和康熙的《御製百家姓》所收姓氏和〈宋代百家姓〉完全相同,只不過姓氏的順序有了變化。

現在的新版本百家姓正式名叫〈續百家姓〉,顧名思義,它是由廣陵古籍刻印社(一九六幾年成立)在原〈宋代百家姓〉的基礎上續編出版的,也就是說,從"丌官司寇"到"百家姓終"是解放後才續編上的。當時,由於編者考證不詳,才把群眾所寫的閻姓俗字閆收編了進去。

《說文解字》有閻無閆,閆乃後世俗字,閆不是姓。今之所謂閆姓是因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後被廢止),把閻的繁體字誤簡化為閆才出現的。故閆正字應作閻。當時,連閻錫山的名字也被誤寫成閆錫山。

又有人問了:山東閆馬的明清古碑和貴州遵義的閆姓明清古碑也都是閆字,閆姓很早就有了,怎麼可能是解放後的字呢?

正解:古代的閻有多種寫法,就如同時=旹=峕,虎=乕,旼=旻一個道理。古碑上絕不可能是今天的"閆"字。但"閆"仍是"閻"的異體字。看古代正史,以及政府發行的書籍文件,涉及到閻姓族人都是寫閻字,因為只有"閻"屬於正字!

再來看四個字的釋義以及代表的五行,閻閆閻的釋義一致,而且代表的五行都是"木";而閆的釋義與上述三字都不同,代表的五行是"金"。所以古之閆,非今之閆。

結論就是,只有閻(閻 閆)姓,沒有閆姓。閆乃錯字。

東漢末年時,張魯的幕僚有閻圃。在五胡十九國時,也有姓閻的外族。一直到19世紀後半,閻氏在山西都還有知名人士,如慈禧年間主管財政的閻敬銘。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的唐朝閻立本,其祖父乃北周上柱國(武官頂點)之一,來自於內蒙古。

在湖北省大冶一帶,也有經過遷徙的閻家。並在附近有閻家村。根據傳說,明末李自成曾經經過閻家村,認為該村乃閻羅王有關,故又稱為"閻家在"。該閻家,後來也輾轉到台灣,台灣也有閻氏。

歷史上還有其他非漢族,集體改名閻姓的例子:如河南湯陰的閻氏,其祖先就是鮮卑族,而清代滿洲八旗的布雅穆齊氏則集體改為閻姓。

分布

閆屬於簡化字訛形成的"俗用"姓氏群體,嚴格來講,仍為閻氏一族。據山西省五台山旅遊區閻錫山故居文獻紫陽村《閻氏族譜》載,閻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五十。

先秦時期,後裔大都散落於河洛一帶,漢末居滎陽。他們以封地為姓稱閻氏。閻姓最早是在山西,湖北等地發展,東漢時,閻姓開始進入四川,陝西,甘肅。明代至清代,閻姓才開始逐漸向南方擴展,發展到江蘇,湖南等地,清代以後,開始進入福建,廣東和台灣。閻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河東,安邑,平陸,宜春,安漢,新安,西城,天水,馬邑,武陽,盛樂,常山,廣平,太原等。西漢末,有尚書令閻章(河南滎陽人)的裔孫閻穆因避難遷於巴西安漢(今屬四川),另有一裔孫閻甫,魏武帝時封平樂侯,復居河南新安。甫的兒子璞任象郡太守(今屬廣西、貴州兩省一帶)。璞生贊,為晉殿中將軍、漢中太守。贊生亨,為遼西太守。亨生鼎,為北平太守,封安成亭侯。其後子孫徙居河南、天水、敦煌等地。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戰亂不息,閻姓大舉南遷,經過唐宋及明清兩個重要時期的繁衍遷徙,閻姓落籍於江南許多地方,其中,江蘇、浙江等較為集中。總之,閻姓發源、繁衍於我國北方,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安慶·閻族簡史》修撰時間不詳,記載始祖閻德佑,原籍山西太原府洪洞縣人氏,元末天下大亂,飄泊渝州之巴邑,旅於洪武二年,流落夷陵,在河西荒無人煙之地,挽草為業。自小平善壩,沿江而下至筆架山麓之磊口河北半月地帶,縱橫二十餘里,閻氏子孫在此繁衍,至我輩已煙火千家,人丁三四千矣,閻氏族居之地,以紫陽主中心,有紫陽閻家之稱。閻姓郡望主要有天水郡、河南郡、太原郡等。

支祖

閻國寶 以字行當明初天下未寧國寶公於洪武三年(1370)奉詔合族東遷,因少昊祖墓在魯欲避難仙源至中都遇寇相失,獨留寧陽卜居縣西寺頭村。自幼博學好古孝友,根於天性謙讓自持,閭里咸化無有爭者,天下甫定盜賊公行,國寶設法扞御一方得安,鄉舉義士。國寶每念祖宗淵源建立始祖泰伯祠,歲供時祀常語人曰使後世子孫知有本源勿墮下流也,居民甚為禮重,國寶後又備修譜牒圖繪祖像以傳於來世,大學士邑人許斌嘉其孝思為題其譜並撰至德廟記。卒年九十有七,遺子圭尚幼,鄉里數十人為治喪,葬於南畝。明教諭成章題其墓曰 至德聖裔閻國寶先生之墓。

摺疊閻朝京 字明泉,明成化十三年自京師順天護吉藩來家長沙以子貴累封榮祿大夫正治尹廣東布政使司布政使,生沒未祥,葬善邑七都謝家橋閻家山亥山巳向兼乾巽有碑表墓有邑志。配奈氏,累封一品夫人,生沒未詳,葬善邑七都謝家橋閻家山明泉公左山向同有碑表。子三:邦;都(系本支適祖);階。女一,適益邑進士陳官蘭陽知縣。是為湖南長沙高橋閻氏始祖。

古代名人

閻姬 閻姬(公元98~126年),女,河南滎陽子,著名東漢安帝皇后。

閻亨 (生卒年待考),著名晉朝大臣。 閻亨是晉朝遼西郡郡長,因屢次規勸苟晞,苟晞便把他殺了。

閻立德 (公元?~656年待考),名讓,字立德;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建築學家、畫家。歷官至將作大匠、工部尚書。曾主持修建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又於驪山建溫泉宮,於銅川建玉華宮,二宮在中國建築工藝史上有極高的價值。繪畫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圖》等。

閻立本 (公元?~673年待考),閻立德之弟;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畫家。閻立本繼承家學,顯慶中任將作大臣;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書、右相和中書令,時有"右相馳譽丹青"之譽。工書法,擅畫人物、車馬、台閣。其父閻毗,其兄立德,既有畫名,又以擅長工藝、建築工程著稱。閻立本繪畫師承隋代的楊契丹、鄭法士、董伯仁、展子虔與其父,並上溯張僧繇而"變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區的風格。閻立本善畫台閣、車馬、肖像,尤長於重大題材的歷史人物畫和風格畫。據史料記載,其畫跡見之於《歷代名畫記》、《唐朝名畫錄》、《宣和畫譜》中的有六七十件,其代表作有《凌煙閣功臣圖》、《秦府十八學士圖》、《歷代帝王圖》、《蕭翼賺蘭亭圖》、《異國來朝圖》、《職貢圖》和《步輦圖》等。其中留傳至今較為可靠的有《步輦圖》、《職貢圖》、《歷代帝王圖》和《蕭翼賺蘭亭圖》。

閻次平 (生卒年待考),河東人(今山西永濟)。著名宋朝畫家。有《山村歸騎圖》冊頁,現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秋山煙靄圖》冊頁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閻承翰 (生卒年待考),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宋朝大臣。曾鑿渠引唐河水百餘里,既通航運輸,又灌溉農田,利國利民。

折閻爾梅 (生卒年待考),江蘇沛縣人。著名明朝末年大臣。明亡後積極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工詩詞,其詩多感懷時事,格調蒼涼,有《白耷山人集》。

閻諫 (公元1590~1635年),字介石;青州府昌樂縣邑南關巷人(今山東昌樂)。著名明朝末期文學家。

閻應元 閻應元(?-1645)字麗亨,漢族,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縣),明末抗清名將。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六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仆",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

閻若璩 (公元1638~1704年),字百詩,號潛丘;山西太原人。著名清朝學者、考據家。閻若璩僑居江蘇淮安府山陽縣。清初著名學者,清朝漢學(或考據學)發軔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閻世繩 (公元1633~1706年),字寶貽,號朴齋又號丹崖,閻介石第三子;昌樂城邑人(今昌樂城裡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愉 (公元1654~1725年),字敬生,閻世繩長子;昌樂城裡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廷佶:(公元1675~1748年),字汝貞,閻愉之子。著名清朝大臣。

閻敬銘 (公元1817~1892年),字丹初;陝西朝邑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書勤 (公元1860~1900年),山東冠縣梨園屯村人(今河北威縣)。著名義和團首領,人稱"大刀閻書勤"。

閻國華 (公元1885~1947年),字拂塵。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近代名人

閻錫山; 閻錫山(公元1883~1960年),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台河邊村人(今山西定襄河邊鎮)。著名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935年4月2日授予最高軍銜。

閻紅彥; (公元1909~1967年),曾用名侯雁;陝西安定瓦窯堡人(今陝西子長),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閻揆要; (公元1904~?年待考),陝西佳縣人。黃埔陸軍官學校(中央陸軍官學校)第一期,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24年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騎兵團營長。

1926年,閻揆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閻揆要參加了陝北清澗起義。曾在西北軍楊虎城部隊任警衛團副團長、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閻揆要任第八路軍總司令部科長、參謀處處長、軍政處處長,冀魯豫軍區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閻揆要任軍委第一局局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西北野戰軍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閻揆要任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軍事科學院秘書長、副院長、顧問。

1955年9月,閻揆要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

閻捷三; (公元1905~2006年),山西晉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閻捷三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閻捷三任紅四軍第十師連長、江西軍區教導營副營長、獨立第六師參謀長、獨立第六團團長、彭楊步兵學校軍事教員、幹部團第二營教員、陝北紅軍學校主任教員、慶陽紅軍大學教導師第二團副團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閻捷三任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教育處處長,抗大一分校訓練部副教育長、教育長、山東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第七師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閻捷三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第十八師師長、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第一二九師師長。參加了著名的臨江、遼瀋,平津、渡江、海南島等戰役。

建國後,閻捷三任副軍長、第二十五步兵學校校長、後勤學院訓練部部長、副教育長、教育長、副院長、政委、總後勤部顧問、後勤學院副院長。

1955年9月,閻捷三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6年,閻捷三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一百零一歲。

閻海文; (公元1916~1937年),遼寧北鎮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少尉,抗日英烈。

摺疊編輯本段當代名人 閻紅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廣州基地副政治委員。1992年晉升。

閻道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工程學院副院長。1992年晉升。

閻濤: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廣州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1992年晉升。

閻洪法:中國人民解放軍技術少將,第十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2000年晉升。

閻章更:中國人民解放軍技術少將,國防科工委華陰兵器試驗中心高級工程師。1992年晉升。

閻文彬: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少將,河北省武警總隊政治委員。1995年晉升。

閻應禧: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七集團軍參謀長。

閻俊賢: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三十三軍暫編第四十六師師長。

閻中原: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三軍總醫院副院長。

閆懷禮(1936年7月24日-2009年4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人,國家一級演員。

閆妮(1971年3月10日- ):陝西省臨潼縣(今西安市臨潼區)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演員。因在著名情景喜劇《武林外傳》中飾演老闆娘佟湘玉而為觀眾熟知。

閆學晶(1971.12- ):吉林省東遼縣雲頂鎮雙城村人,畢業于吉林省戲曲學校,曾在吉林市戲曲劇團工作,國家一級演員,現工作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副師級。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德讓堂:明洪武三年,七十九世祖國寶公自洪洞東遷至寧陽縣寺頭村,後裔遍布周圍各縣市以及華北、東北、華中、華東各省市。

右相堂:唐朝閻立本善丹青,拜右丞相。當時姜恪因戰功封左丞相。時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之讚嘆。

日月堂:江蘇省沛縣、豐縣閻氏宗祠堂號為"日月堂",含有閻爾梅及其後裔不扶清,反清復明之意。

太原堂: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洪江閻氏宗祠堂號

摺疊編輯本段家譜文獻 山東寧陽閻鄉家乘八卷,(民國)閻纂俊、閻纂安等修,現被收藏在德讓堂各分支後裔。

山東樓目閻氏族譜一卷,(清)閻一侯、閻一昌同修,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鎮棲霞小寨子方村。

山東昌樂閻氏家乘五卷,(清)閻世繩編,閻愉補編,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樹滋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圖書館。

河南項城林盧閻氏族譜三卷,(清)閻典唐續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湖北宜昌紫陽村閻氏續修族譜四卷,(清)閻大鏞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雅望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河南項城閻氏續修族譜四卷,(清)閻大鏞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項城市檔案館。

湖南長沙高橋閻氏支譜十七卷,首三卷、末三卷,(民國)閻振冰主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贛榆閻氏宗譜,著者待考,三幅油布手寫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贛榆市檔案館。

字輩排行

山東寧陽德讓堂閻氏字輩:"循緒篤源本 纂修恪憲章 師承至德統 祖澤衍應長 真常智仁勇 禮讓守宗風 心傳述道學 允執在其中"

山東聊城臨清金郝莊鎮野村寨村閻氏字輩:慶鳳玉榮,秀雲登耀邦,金國傳孟文

山東濟寧泗水水泉村閻氏字輩:第96代起……繼志輝洪業,珍傳方建仁,修申家道嚴,保善國華新……

山東滕州東部閻馬閻氏支脈閻氏字輩:子朝春九甲 景克尚懋法 世守宗基業 紹先自廣大

雲梯百丈步青天 閬苑仙風兩袖全 文可華邦武定國 花添錦上慶千年

山東濟寧大閻村閻氏字輩:.雲景傳開古,階因之同關..

河南衛輝軍營村閻氏字輩:"......元好清廣保......"

河南衛輝小店河閻氏字輩:"......多玉觀乃澤......"

山東嘉祥疃里閻氏字輩:"……如克成善同繩先循法程懋兆存佳佑……"

山東梁山(小安山鎮三元井)閻氏字輩::"兆永興繼仁化召"

河南項城三店賈嶺閻氏字輩:"......培錫淑松盛,至欽汝本然......"

山東東明馬頭閻氏字輩:"明學多留永清傳大存長"

山東微山閻氏字輩:"允士廣錫洪家成德培厚五世樂其昌"。此系光緒御賜字輩。

山東青島閻氏字輩:"昌學恆立志作瑞啟廣輝"。

山東昌樂閻氏字輩:"鍾毓慶錫守令德武昭文心正達致遠才睿端聰寧立志名可秀惟爾承國榮宗澤隆昌盛華龍騰飛鵬千禧年"。

山東定陶縣閻廟閻莊閻氏字輩:"崇儒子傳世,召德乃惜恩。修身富得志,為國敬爾身"。

山東長清閻氏字輩:"玉兆樹榮培西"。

山東濟陽閻氏字輩:"浠汝由大道,世代慶天恩"。

山東聊城閻氏字輩:"德西井家月瑞"。

山東東明小井閻氏一支字輩:"佘紀成培憲居慶澤錫章"。

山東德州夏津閻氏字輩:"樹德傳加遠,行仁保世常"。

山東德州武城閻氏字輩:"……寶仲士興旺……"。

江蘇窯灣閻氏字輩:"宜、念 、承、先(宗)、志(嗣)、常(長)、懷(存)、世(守)、久(孝)、 春(心)、永(明)、立(傳)、惟(紹)、修(書)、德(寶)、廣(繼)、培(育)、有(群)、道(英)、才(賢)、遷(謙)、太(泰)、義(益)、 頂(鼎)、遜(巽)、衡(恆)、富(復)、遂(隨)、 冠(觀)、林(臨)"。

江蘇宿遷閻氏字輩:"以殿成宗士守長"。

江蘇無錫、宜賓、常州閻氏字輩:"金兆朝卿殿德昌繼世長"。

江蘇贛榆閻氏字輩:"思仁洪正倫朝家繁傳古道庭訓首先賢鴻章"。

湖南懷化閻氏字輩:"文武在朝廷富貴平陽昌"。

湖南高橋閻氏字輩:"紹家聲大振廣世德永昌樹文名泰運膺廷錫鴻章"。

遼寧大連閻氏字輩:"培傳家承善樹玉相國炳忠懷"。

遼寧東港閻氏字輩:"克福吉炳志"。

遼寧閻氏一支字輩:"廷炳德廣慶春長榮澤毓寶樹永世福洪"。

四川資中閻氏字輩:"泰民安定君臣露雲"。注:後續字輩已無

四川通江瓦室鎮閻氏字輩:軍永玉懷元德守家子安光明興正大

四川雅安閻氏字輩:"國亁炳洪艷□旭"。

四川渠縣閻氏字輩:"詩禮傳家敦仁行義安幫定國"。

廣西全州閻氏字輩:"宏功銘九鼎俊位列三台"。

廣西玉林閻氏字輩:"錫乃蘭玉生"。

重慶忠縣閻氏字輩:"察登天星孝萬世永純學文光宗修德明道家友代"。

重慶新灣閻氏字輩:"純文光中修德明仁"。

河南孟州閻氏字輩:"進法吉立庭慶景生萬民升都賜殿親"。

河南鹿邑閻氏字輩:"新志(治)振春國家"。

河南南召閻氏字輩:"學好相尚登朝經邦保善和忠惠澤增長令生克俊永錫傳良公雲純潔太發其祥"。

河南新蔡閻氏字輩:"懷成之澤,清明漢道……"

甘肅民勤閻氏字輩:"發基向有本仁義禮智信"。

北京朝陽閻氏字輩:"德鳳振國嘉"。

安徽太和閻氏字輩:"廷欽(慶)永(紀鳳)茂協德"。

黑龍江大慶閻氏字輩:"培錫清桂立炳"。

河北臨漳閻氏字輩:"德金玉俊福連瑞"。

山西義馬閻氏字輩:"萬玉生兆復守法文可立國泰天心順朝正民自安勤奮家昌盛忠厚人壽康"。

甘肅景泰閻氏字輩:"邦良自秉文大世熙兆憲廷穆立沛起尉敦睦宗克昌至德瞻泰伯讓禮雍晉芳"。

上海閻氏一支字輩:"文式定修……"

閻氏一支字輩:"世立元長成曉"。

閻氏一支字輩:"尚明繼純化德茂可廣恆汝若相呂太邦本兆長安"。

山東高唐琉寺閻氏字輩:清雲俊守桂振吉海(志)

河北青縣孫莊閻氏:志成瑞俊會兆

河北吳橋閻字輩:山俊海秀榮,松青竹茂恆。

吉林長春閻氏字輩:青立龍鳳志,忠厚傳家遠。

河南嵩縣閻村閻字輩:"監惟鋪瑜希永均麟,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

安徽亳州閻窯村宗,之,玉,守,永,芳,春,啟,瑞,龍

安徽亳州蒙城縣閻集村閆氏字輩:......守、思、士、真、繼........

吉林長春-松原地區閻氏字輩:貫興洪慶兆,春景桂芳香,榮盛家國治,殿魁士子享

安徽亳州譙城區閻莊閻輩分:振學傳家啟,國玉占金堂,建華呈瑞祥,祖德傳萬世,永存孝思長。[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