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軫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畛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長畛鄉

所屬地區: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

長畛鄉,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地處神池縣西北部,東靠八角鎮,南鄰賀職鄉,西南與五寨縣三岔鎮相連,西北與偏關縣尚峪鄉接壤,東北與烈堡鄉相接,距神池縣城約40千米, 區域總面積182.32平方千米。 1949年,長畛鄉境域屬神池縣第三區;1984年2月,由長畛公社改為長畛鄉。 截至2018年末,長畛鄉戶籍人口為5093人。 截至2020年6月,長畛鄉下轄9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長畛村。 長畛鄉糧食作物以穀子、黍子、豆類、玉米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 2011年,長畛鄉工業總產值為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7%。 [1]

位置境域

長畛鄉地處神池縣西北部,東靠八角鎮,南鄰賀職鄉,西南與五寨縣三岔鎮相連,西北與偏關縣尚峪鄉接壤,東北與烈堡鄉相接,距神池縣城約40千米, 區域總面積182.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長畛鄉以大溝流域為線,形成的谷地,地形平整,平均海拔約1056米。長畛鄉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形為黃土高原丘陵地區,最高峰位於鬥嘴泉子山頂,海拔1745米;最低點位於鋪兒坪村,海拔1297米。 南山山脈是鄉內最完整的山脈,呈東西走向,長10千米,主峰自東向西有老煙洞山、閻王鼻山,平頂山、橫洞山、嶺角山,最高峰老煙洞山海拔1488米,也是長畛鄉的最高峰;南麓分布木槐固、后庄窩、前莊窩三個自然村。白閻山山脈和靈山寺山脈與基本上成東西走向,在長畛鄉內面積26平方千米,主峰有雙台煙山、靈山寺、大石山、白閻廟山、九里十盤山。北麓分布着前草庵、後草庵兩個村。

氣候

長畛鄉年降水量461.8毫米,年平均日照11.5小時,平均氣溫4.7℃,無霜期平均120—140天。

水文

長畛鄉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縣川河1條,從東至西流經境內前梨樹窪等村,長8千米; 鄉內所有河流都是季節河,絕大部分時期乾枯無水。

土壤

長畛鄉土質以風積黃土為主,其結構比較疏散,滲透性強。

自然災害

長畛鄉主要自然災害冰雹、乾旱、洪澇、大風、霜凍、雷擊等。旱災5年3遇,主要發生在6月至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1年6月,乾旱時間持續長達43天,造成長畛鄉7萬畝農作物嚴重減產。

自然資源

長畛鄉有荒山、荒坡、溝地面積25.2萬畝;有牧草地12.5萬畝。2011年,長畛鄉有耕地面積7.8萬畝。 長畛鄉林木主要以灌木林、油松、楊樹為主。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長畛鄉總人口60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66人,城鎮化率75%;總人口中,男性3163人,占52%;女性2921人,占48%;14歲以下782人,占12.85%;15—64歲4590人,占75.45%;65歲以上712人,占11.7%;以漢族為主,達6078人,占99.9%;有2個少數民族6人,占0.1%。2011年,長畛鄉人口出生率5.5‰,人口死亡率3.2‰,人口自然增長率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28人。 截至2017年末,長畛鄉常住人口為2727人。 截至2018年末,長畛鄉戶籍人口為5093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