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田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田鄉古稱長田壩。1901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定名長田鄉。1950年置長田鄉,1958年改公社,1978年併入回龍公社,1980年復置長田公社,1984年復長田鄉。該鄉位於縣城西北,距縣城20公里。1933年,紅軍入川時,紅二十五師一部直指長田朱家坪,占據若問寺。紅三十軍一部經長田天保寨,到達若問寺會師。[1]

簡介

長途區號:0818

郵政編碼:636250

車牌號碼:川S

行政代碼:5117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隸屬政區: 開江縣 行政級別:鄉

全鄉幅員面積25.95平方千米,幅員面積列居全縣鄉鎮之尾。耕地面積971公頃。鄉人民政府駐長田街道中段。轄長田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居民小組和廟子嶺、長田、白鶴寺、盤石、朱家坪、岩門子等6個村、3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341人(2017)。

資源

境內屬平壩地區,兼有部分淺丘。主產水稻、小麥、玉米、薯類、油菜、花生等。養殖業有豬、牛、羊、兔、禽、魚等。有煤、鐵礦石、錳、石灰石等資源。

建設

1986年前僅有一條長150餘米、寬3米的石板街。2000年,擴建舊街,改石板街面為水泥路面,又新建2條水泥鋪墊街。到2005年底,街道面積已達0.65平方公里。公共設施齊全,有500平方米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自來水廠、郵電所、公用電話亭、供電所、車站、農村信用合作社。鄉內交通暢通,出人方便。全鄉安裝有程控電話機825部,移動電話機2000部。農業基礎設施完備。1986一2005年間,治理、擴修山坪塘58口,新修小型水庫1座,提灌站2個,大、小蓄水池325口,有效蓄水量98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66公頃。在劉家包、廟子、舒家溝、長田村實施的川東農業綜合開發工程,修排灌渠9000米,改造中低產田150公頃。在長田村實施的水土保持工程,使山、水、林、田、路綜合治埋面積達21公頃。

科教文衛

文教、衛生、廣播電視設備完善。1996年前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到2005年,累計投資500萬元,改造危房3705平方米,新建校舍3500平方米。鄉內轄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校1所,村小3所,在校初中生431人,小學生1069人,教職工103人。全鄉有線(含光纖)電視用戶達1837戶。鄉有衛生院1個、個體診所4個,村衛生站6個。改造衛生井525口,改普通廁所為衛生廁所2400間,全鄉實現了初級衛生保健達標要求。

產業

農業。建立優質玉米高產示範片和優質水稻高產示範片各1500畝,發展銀杏3000畝、優質水果1000畝、菩提樹1000畝。發展年養殖規模上萬隻的養雞場1個,建成圈舍面積達2400平方米的標準化養殖小區1個,培育年出欄生豬300頭以上的大戶20戶,年出欄山羊300隻以上的大戶12戶,家禽出欄500隻以上的大戶150戶,新建現代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1個。

工業。鳳凰壩煤礦正在進行技改擴能工作,投資2000餘萬元的獨立擴能工程正在進行,該項目投產後,年產值將達8500萬元,年創利稅在1000萬元以上。青龍頁岩磚廠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年產值達300萬元,利稅20萬元以上。食品加工企業2家,年產值達80萬元。地材取石場5個,促進了本地優勢資源的轉化。藤編工藝,歷史悠久,藤編業遍及全鄉。編織工藝精細,產品暢銷縣內外。

第三產業。着力繁榮商貿經濟,發展上規模的超市5家。全面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已建成"萬村千鄉農家店"20個。着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經濟,新發展鄉村美食店3家,白鶴寺臥龍居農家樂年純收入上萬元。2010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09萬元。[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