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科技協同創新中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科技創新行動方案》,2017年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覆依託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科技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生態修復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目錄

基本理念

「中心」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理念為引領,以「協同創新、分類施策、重點突破、強化示範、交叉融合」為指導原則,組織沿江研、學、用相關單位,搭建跨部門、跨行業的協同創新平台。形成行業部門、科研單位、社會團體[1]等密切配合、共同推進的協同創新模式,立足於解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的重大共性問題,系統評估長江經濟帶生態恢復的效益和生態承載力,突破一批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產業關鍵技術,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監測網絡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培養高層次人才,建設一流的協同創新團隊和資源共享平台,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科技創新行動,為長江經濟帶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保障。

管理模式

「中心」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為牽頭單位,長江經濟帶區域內國家林草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大學、中科院和11省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相關企業等為主要成員。「中心」依託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管理,是相對獨立、自主運行的「非法人制」實體機構,設立決策諮詢體系、管理體系、創新體系、示範體系和監測體系。決策諮詢體系包括科學諮詢委員會和中心理事會;管理體系實行中心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創新體系實行「科學諮詢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創新團隊」的科研組織管理模式,設置「生態監測與生態綜合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恢復與重建、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市群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產業提質增效、濕地景觀規劃、保護與修復以及森林健康」等8個創新團隊;示範體系由各試驗示範基地、示範企業和龍頭企業組成,依託中心各單位開展工作;監測體系由生態站和數據中心組成。2019年7月,創新中心領導小組和秘書處成立,秘書處掛靠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

中心主任:肖文發

副主任:崔麗娟、江澤平(常務),王浩傑,蘇建榮,王小藝

秘書長:曾立雄

副秘書長:劉丹、李春義、吳統貴、尚瑞廣、褚建民

2019年12月,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國家林草局調查規劃設計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南京林業大學[2]、華中農業大學、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西南林業大學等35家單位組成的第一屆理事會正式成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