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細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毛細辛,別名:白毛細辛、毛烏金、牛毛細辛,拉丁文名:Asarum pulchellum Hemsl. ,是馬兜鈴目、馬兜鈴科、細辛屬多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白色長柔毛(干後變黑棕色);斜升或橫走,多分枝。葉對生,1-2對,葉片卵狀心形或闊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外面被柔毛,紫色,先端黃白色,上部反折;雄蕊與花柱近等長,花絲長於花葯約2倍,藥隔短舌狀;子房半下位,被柔毛;花柱合生,頂端輻射6裂,柱頭頂生。果近球狀,直徑約1.5厘米。花期4-5月。
- 中文學名:長毛細辛
- 拉丁學名:Asarum pulchellum Hems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馬兜鈴目
- 科:馬兜鈴科
- 亞 科:細辛亞科
- 族:細辛族
- 屬:細辛屬
- 亞 屬:細辛亞屬
- 組:細辛組
- 系:反被細辛系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白色長柔毛(干後變黑棕色);根狀莖長可達50厘米,斜升或橫走,地上莖長3-7厘米,多分枝。葉對生,1-2對,葉片卵狀心形或闊卵形,長5-8厘米,寬5-9.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長1-2.5厘米,寬2-3厘米,頂端圓形,兩面密生長柔毛;葉柄長10-22厘米,有長柔毛;芽苞葉卵形,長1.5-2厘米,寬約1厘米,葉背及邊緣密生長柔毛。
花紫綠色;花梗長1-2.5厘米,被毛;花被裂片卵形,長約10毫米,寬約7毫米,外面被柔毛,紫色,先端黃白色,上部反折;雄蕊與花柱近等長,花絲長於花葯約2倍,藥隔短舌狀;子房半下位,具6棱,被柔毛;花柱合生,頂端輻射6裂,柱頭頂生。果近球狀,直徑約1.5厘米。花期4-5月。[1]
主要價值
藥用功能
本種全草或根狀莖和根在湖北、四川供藥用。
全草入藥
藥用功能:祛風濕、鎮痛、癆傷
藥用主治:去濕、順氣、止痛
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24:168
英文植物志:5:250
所屬卷:Asarum L.
Asarum pulchellum Hemsl.(1890),(1891);Franch.(1898);Diels(1901);湖北植物志(1976);圖鑑補編(1 982);貴州植物志(1982);J .L .Wu(1986);中國植物志(1988)*;新華本草綱要(1988);武陵山維管植物檢索表(1995).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700-1700米林下腐植土中。
分布範圍
產於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貴州及雲南東北部。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