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腹錐尾鸚鵡 |
中文學名: 長尾鴞 |
長尾鴞(學名:Surnia ulula)體長35-40厘米,體重247-375克,是一種中等大小及夜間活動的貓頭鷹,是猛鴞屬下的唯一物種。喙堅強而鈎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
棲息于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特別是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較多見,偶爾也出現於林緣次生林和疏林地帶。主要以田鼠、棕背鼠、黑線姬鼠等為食,也吃昆蟲、蛙、鳥、兔,以及松雞科的一些大型鳥類。捕食方式主要是等候在樹枝頭,當獵物出現時,突然撲向獵物的偷襲方式。營巢於樹洞或岩隙中,每窩產卵3-9枚,雛鳥晚成性。[1]
形態特徵
長尾鴞是中型鳥類,具鷹樣的尾,臉部圖案深褐色與白色縱橫。額羽蓬鬆具細小斑點,兩眼間白色,旁具深褐色上、下胸偏白,具褐色細密橫紋。上體棕褐色,具大的近白色點斑。兩翼及尾多橫斑。飛行時似體大而頭厚重的雀鷹。 沒有耳簇羽,耳羽為白色,先端黑色,後面形成一個新月形的黑斑圍着白色臉,面盤也不明顯。跗跖和趾上均被有白色的絨羽,尾羽較長,體形與隼類相似,上體為棕褐色,有白色的斑紋,下體為白色,具有褐色的橫斑。整個看上去羽色較為醒目,與其他夜行性鴞類在體形和羽色均不相同,這是因為它所生存的北極地區,整個夏天幾乎都是連續不斷的白晝的緣故。
虹膜-黃色;嘴-偏黃;腳-淺色被羽。
長尾鴞的胸肌比其他鴞形目的猛禽的胸肌要發達,並且尾羽和翅膀以及身體各部分比例都接近於鷹隼,所以長尾鴞在鴞形目猛禽中飛行速度排行首位。
大小量度:體重♂247-375g,♀205-358g;體長♂360-390mm,♀345-380mm;嘴峰♂17mm,♀18-25mm;翅♂224-242mm,♀222-248mm;尾♂90mm,♀175-205mm;跗蹠♂24mm,♀20-33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長尾鴞棲息於原始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現於森林苔原和平原的森林地帶,尤其喜歡林中的開闊地、採伐跡地以及林中溪流和林緣溪邊灌叢等。
生活習性
在白天活動和覓食,尤其是清晨和黃昏的活動十分頻繁。飛行迅速,時而振翅飛翔,時而滑翔,二者常常交替進行,特別是在覓食的時候。休息時大多棲於樹木的頂端或電線杆上,見到獵物候則猛撲而下,有時也在飛行中捕食,或是靠近地面疾飛,撲向獵物,或在高空滑翔,發現獵物後再俯衝下來。它們的聽覺特強,可以穿過雪中捕捉獵物。它的叫聲與鷹類相似。
主要以齧齒動物為食,也捕食山鴉、花尾榛雞、雷鳥、松雞等鳥類、野兔、鼠兔、鼯鼠和其他小形動物。
鳴聲「唬,唬」雖然比較單調,卻十分悅耳動聽。求偶叫聲常在夜裡發出,強烈振顫音1千米外可聞。雌鳥回以kshuulip聲。告警時發出似隼類的quiquiquiqui尖叫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中國、愛沙尼亞、芬蘭、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坦、蒙古、挪威、俄羅斯聯邦、瑞典、美國。 區域性滅絕:拉脫維亞。 旅鳥: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百慕大、捷克共和國、丹麥、法羅群島、法國、德國、匈牙利、日本、盧森堡、黑山、荷蘭、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士、烏克蘭、英國。 在中國為罕見鳥。天山亞種繁殖於新疆西北部天山,遷徙時也見於新疆西部。指名亞種越冬於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池地區及大興安嶺。偶見迷鳥至大慶油田。也有少部分指名亞種2002年起定居在大興安嶺漠河縣境內的金溝林場和富克山林場。
繁殖習性
繁殖期為4-7月。營巢於枯樹頂端的洞中,也利用烏鴉和喜鵲等鳥類的舊巢。每窩產卵3-13枚,大多為3-9枚,窩卵數的變化幅度較大。產卵個數主要是取決於當年猛鴞的食物來源充足程度。卵的顏色為白色。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由雌鳥孵化。育雛則由雌雄共同擔任。育雛期間由雄鳥擔任警戒,育雛後期65%的雛鳥食物由雄鳥提供。猛鴞並不怕人,當幼鳥被騷擾時會作出攻擊。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長尾林鴞的繁殖精彩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