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安大學生態安全屏障區交通網設施管控及循環修復技術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長安大學生態安全屏障區交通網設施管控及循環修復技術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實驗室建築面積約900平方米,包括智慧交通大數據綜合創新平台、自動駕駛仿真平台、交通控制與仿真平台、軌道交通智能調度仿真實驗平台等四個平台,配置187台試驗設備,總價值約1680萬元。

目錄

(三)研究能力及水平

實驗室緊密結合公路交通、城市交通、軌道交通行業發展趨勢,秉承「產學研結合」的辦學宗旨,承擔了大量的產學研結合科研項目,在公路行業建設和運營管理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具有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能夠為西部地區和交通行業發展、國家「一帶一路[1]」倡議推進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近三年來,實驗室發表高水平論文712篇,獲得授權專利469項,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6項,國家級獎勵1項,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0餘項,各類科研課題權584項,年均總經費4139.7萬元,年人均經費91萬元。

(四)人才培養

實驗室已培養交通工程、道路總體兩大方向近1600名碩、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00餘人。在交通與道路總體工程研究所發展的60餘年裡,逐漸拓寬了研究領域,除了具有優勢的交通規劃,道路路線工程領域外,在交通安全、城市軌道交通、道路路線智能化測設、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等方向均有了較大的發展。目前,研究生[2]教育所涵蓋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交通規劃、道路交通安全與設施、城市道路交通設計與運行管理、交通控制與智能交通系統、交通網絡與分析、交通流基礎理論與應用、交通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與運營管理、綜合交通與樞紐、交通政策與經濟、交通大數據理論與方法、智能化道路選線、基於BIM的道路真三維設計評價、空地一體化的交通基礎設施監控。

(五)合作交流

1、校企合作

實驗室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管理局、3M中國有限公司、安徽科力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聯通智慧足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匯通天下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有深度合作。

2、國際交流

實驗室擁有「西部城市群交通可持續發展」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與國際相關大學、研究機構與管理部門存在長期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伊利諾伊理工大學、墨爾本大學、美國能源基金會、亞利桑那大學、南澳大學、ITE亞行地區可持續交通發展部、加州交通廳、美國都會區規劃組織協會、印度科學研究院等進行了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同時,依託學校的青年骨幹教師支持計劃,每年派出2-3名青年教師前往歐美等國家進行交流訪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