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寧驛是我國唐至明清時期設在關隴大道上的重要驛站,盤踞於隴山西側,既是古代屯兵倉儲之所,又是通信驛站。自古以來一直重兵把守,被視為咽喉。
中文名 長寧驛
地理位置 甘肅省張家川縣城東45公里馬鹿鄉
建立時期 唐至明清時期
相關名詞 驛站,遺址,交通
歷史發展
長寧驛是唐代至明、清設在關隴大道上的重要驛站,是古代從長安出發的第一個驛站[1] 。雄踞隴山西側要隘,憑險堅守。它既是兵防重地、屯兵倉儲之所,又是通信驛站。還是商旅的集散之地。谷口北山樑有明代修建的東、中、西三堡,為驛站的西大門,控扼要道。長寧驛在歷史上是陝 [1] 甘交界處最為著名、最為重要的驛站,對發展舊中國的郵政、軍事、經濟和交通事業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長寧驛具體創建於何時,文獻未見明確記載,文字最早見於景泰七年(1456年)成書的《寰宇通志》。接着見載於《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即成化九年,陝西右副都御使馬文升疏言:「陝西大路有二,無事之時,多由北路。一遇聲息,俱由南路,而鳳翔迤西別無驛站。自隴州至清水縣二百五十里,公使等人多在石嘴權宿,其地多盜,乞以西安府長寧驛及咸義巡檢司移置石嘴為便。」 可以說,長寧驛最初創建於關中,作為軍站存在,政府屯兵把守,永保安寧,故給此地取名曰「長寧」。長期以來,長寧驛在軍事、驛傳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到了明代中期,長寧驛遷往關山石觜,揭開了長寧驛在隴關道的歷史。通過梳理文獻,長寧驛遷往關山因素可能如下:首先,是明代中期三邊戰略形勢需要。關隴道是進入關中的「要害之地,昔秦始皇嘗表此以為西門。」到了明代,舊長寧驛承載的軍事功能逐漸下降,驛站功能也沒有特別凸顯出來,相反秦鳳地區戰略形勢日益嚴峻,據《明實錄》記載,成化初到成化九年,蒙古韃靼部屢次大規模入侵三邊地區,其中最近幾次如下:成化八年,「瑪拉噶安邊營,釋嘉策凌復犯固原、平涼。……寇入平涼、鞏昌、臨洮。」「去冬至今年夏,三入鞏昌、會寧,近益深入,南至通渭,秦安。……總兵、總督調兵守延綏、環慶、固原。而榆林、固原、安定、會寧,相距兩千餘里,有警難應援。」成化九年,韃靼部「們都爾、博勒呼、釋嘉策凌三酋連兵深入,直抵秦州、安定、會寧諸州縣,縱橫數千里。」從上面材料看出,明代中期,西部地區面臨嚴重邊患,「虜警屢至,」政府焦頭爛額。雪上加霜的是景泰以來的陝甘「流民問題」,到成化年間,發展為大規模的流民起義,破壞了社會生產,危機到政府在西部的統治秩序。一旦關山以西地區出現異常,陝西方面無法及時出兵,所以關山設立驛站是三邊戰略形勢的需要。其次,是保障關中與西域交通正常運行的需要。關山地處秦鳳要地,扼據險要,隴關古道沿關山東經陝西關中,西經甘肅秦州地區,是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一個重要的通道,據《清水縣誌》記載,關山地區,「山林險阻,奸宄易藏,張川猓人羘人聚積為盜,藪東劫關山,西循藉水。居民多罹,攪擾商旅,目無畏途,又路徑多歧,追捕不易,有司者苦之,自非設防宿兵,阻山依險,其漸不可長也。」馬文升在三邊地區經營多年,認識到了這一地區的危機,一旦北線蕭關道被韃靼部截斷,南線就是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圖二)。成化九年以前,鳳翔府的隴州到秦州清水,二百多里地沒有驛站。況且關山一帶盜匪出沒,朝廷的公使、商旅等多在一個叫石觜的地方住宿歇息,設立驛站及相應的軍事機構,可以保障關隴道的正常運行。最終,明政府採納了馬文昇建議,於是,長寧驛從關中遷往關山。長寧驛,為歷代兵家爭戰之地。由於其地位的重要,歷代政府都十分重視對它的經管,設官防守。據史料記載,唐有節度、防禦、招討;宋有指揮、團練、參軍;明有指揮、游擊、百戶;清有游擊、都司、千總、巡防、百戶、訊把總、經制外委、驛丞、州同、防營哨棚;民國設立守備指揮部、常備團、保安團、特務團、護路大隊等武裝。這些官兵的職責是駐守關山,保護道路,傳遞信件,接送情報,提供馬匹,儲備糧草,供給食宿,押送罪犯。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設立關山營,長寧驛有馬頭軍140名、步戰兵30名、守兵73名,馬147匹;建有大門、儀門、大堂、卷棚、二堂、內宅、書房、櫥房、馬廄、號房、馬神廟等,負責驛運事務,供應驛夫的車、馬、錢、糧。長寧驛以西有閆家店、恭門鎮、張川鎮、木河店,南有盤龍鋪、百家站、八里舖、十五里舖,形成了省、州、縣間完整的郵驛體系和交通網絡,使絲綢之路南大道東進關中、西出隴上,安全而又暢通。長寧驛幾經興衰,於清末撤銷。
古驛故地
古長寧驛所在地1952年以前屬陝西隴縣管轄,1953年劃歸甘肅省張家川縣管轄。長寧行政村,現轄4個自然村,縣、鄉公路暢通,交通便利。長寧驛所在地景色迷人,入夏,長寧驛峽谷林木蔥蘢,谷翠水碧;秋天,禾田泛金溢香,山坡紅葉似火;冬天青松依翠,白雪皚皚。長寧村,東距關山牧場(店子)約十五公里,西離街亭古戰場六十公里。從張川縣城乘車沿天寶公路東進,途經恭門寨(古絲綢之路重鎮)閆家店烽火台,翻黃家嶺,穿越馬鹿鎮(古絲綢之路重鎮),順峽而上,就是長寧。村後山上有明代修築的東、中、西三堡互為連應,守衛着驛站的西大門,大有一夫擋關萬夫末開的氣勢。南為驛程溝,溝里清澈見底的河水嘩嘩聲迴響在山谷之間,南山樑上建有一堡,被林木掩映只能看到大概的輪闊,那是長寧驛的東大門。南山下有一十米多高,形似巨人的大石,當地人稱將軍石,似乎威風不減當年,如舊在那裡守衛着這古老的驛站。
視頻
長寧區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