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鏈子崖(蔡漢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鏈子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鏈子崖》中國當代作家蔡漢順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鏈子崖

讀《歸州志·山水》篇,裡面有這麼一段文字︰「香溪東流三里為兵書峽,又名白狗峽。峽南石壁中折,廣五尺,相傳有神力關鎖,歷久不墜,謂之鎖山。」從這段文字里我知道了鎖山,又從網絡上獲悉鎖山別名鎖住山,也稱鏈子崖,位於秭歸縣屈原鎮的長江西陵峽南岸,屹立於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之間,屬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說鎖住山也好,道鏈子崖也罷,從名字來看此崖是被鏈子鎖住了。鎖住的原因,就是我此次探訪鏈子崖的目的之一。

鏈子崖,在我的眼中雖沒有泰山嵩山之雄偉,卻有華山之奇險。對了,就是「奇險」。

鏈子崖,奇在它神奇的傳說。

秭歸文友鄧貴環說給我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古時候川江有一條龍,要去東海與龍王決一雌雄,妄想稱霸海上,於是從川江上游出發,一路大發淫威,直撲東海而去,沒想到一頭撞在兵書寶劍峽的寶劍上,被大禹的鎮江寶劍斬掉了頭顱。這條沒了頭顱的龍,疼得在江里不停地翻滾,一時撞到了南岸的一座大山,把山撞開了幾十條裂縫,大山差點倒下來堵住了江心。

幸虧南海觀音巡遊到此,解開羅裙帶,拋向山岩,這才拴住了搖搖欲墜的山岩。鎖住山上一個叫楊坪的小村落,古來就居住着幾十戶人家。上面的人進出,唯一的通道就是先人們在峭壁上打鑿出的一行石窩。每隻石窩僅能放下一隻腳,出腳時不能出錯,否則你便欲進不能、欲退不得。因此在翻越這座山之前,人們要在岩下燒香拜佛,並且還要放開嗓子吆喝一陣,以免和上面下來的人遇於途中。即使這樣,也常常有人不慎跌入湍急的江流。

清代的一個商人看到這座山給人們帶來的不便和危險,便捐銀打造了一道長長的鐵鏈,牽扯在百多米的絕壁上,又把腳印鑿成了可以行走的道路。 從此,這座山便被叫作鏈子崖。

鏈子崖,奇在它是高懸在兵書寶劍峽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此崖,自古怪石嶙峋,其石神態各異,險中顯奇,奇中藏秀。不足二尺寬的古道懸掛腳下,煙嵐掩幽壑,莫測高深,疑通仙苑門戶;險徑高飄頭頂,碧樹漫荒途,神秘玄妙,似達天界路徑。同時,鏈子崖從猴子斜坡到筲箕窪、雷劈石,足足有二百五十多萬方破碎的岩石。站在山腳或者長江對面仰望鏈子崖,可見到縱橫交錯的道道裂紋,頂部最寬的裂縫達六到七米,深一百多米,高聳的斷崖給人以搖搖欲墜之感,而山崖一旦墜落滾入江流,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有人比喻它是高懸在兵書寶劍峽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鏈子崖,奇在它是長江三峽的定海神針

說她是長江三峽的定海神針,並不是我故弄玄虛、有意誇大。在歷史的長河中,鏈子崖一直充滿着一種神秘的色彩。新灘一帶自古就是一個滑坡體,鏈子崖上的裂紋其實是由於地質作用和人類工程活動作用的結果。據歷史記載,自東漢永元12年以來,新灘發生過大規模滑坡二十一次,滑坡曾造成長江兩次斷流(1921年,1982年),毀壞了不計其數的房屋,也造成了很多人員的傷亡。如何解決地質險情,使鏈子崖這座神山更好的造福百姓惠及後世,這裡的官員和百姓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們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用鐵鏈鎖住了斷崖裂痕,儘管如此,仍然是治標之法。真正的治本,出現在解放後毛澤東主席視察長江三峽,他老人家高瞻遠囑,提出修建三峽大壩、根治長江地質險情的偉大構想;而修建三峽大壩,首先就必須根治西陵峽鏈子崖的險情。經過幾十年的勘探研究,1988年,國家科委、湖北省政府等單位向國務院遞交了治理鏈子崖工程的可行性報告;1989年,國務院批准了這個報告,並撥出總理專項基金1100萬元,用於鏈子崖工程治理可行性研究。國務院還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級別最高的地質災害治理領導機構——鏈子崖工程治理領導小組。1992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批准了鏈子崖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1995年,治理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治理工程結束,由173根巨型鐵鏈鉚固了五萬方危岩體。鏈子崖這個名字更加名符其實。

此時我站在崖頂,還清稀可見那些被牢牢鎖住的裂縫和當時治理鏈子崖留下的痕跡,望着這些痕跡,我深切地感受到偉人決策的英明,我想,鏈子崖的巍然屹立,不愧為長江三峽的定海神針。

鏈子崖,奇在它親眼見證了一位偉大詩人的誕生。

這位偉大詩人,名字叫屈原,他的出生地就在距離鏈子崖不遠的一個叫樂平里的村子,秭歸最早的屈原廟也在此地。這位詩人深情地眷戀着這方土地,在這裡留下了美麗的詩篇《桔頌》,他懷着一顆憂國憂民的拳拳愛國之心離開了這裡,卻從此一去不復返。來到詩人的故里,想着詩人的人格魅力,某生不才,觸景生情,提筆數言,以憑弔詩人:

君去也,歷史長河泛起一滴相思苦淚;君去也,壯美河山奏響一曲《離騷》悲歌。談古今,論英雄,誰與君同?宋玉之擬辭賦,難及君術;岳武穆忠骨義氣,以君為表;論及治國韜略,蕭何何當?孟德何屬?翩翩兮玉樹臨風,威武兮不似文臣。蓋英雄一世,辭堂廟,行跡荒野,壯志不滅。匹夫猶擔國之興亡,而況人臣哉?遇主不賢,悲嘆淒切,山谷幽壑為之悲吟。風蕭蕭兮汨羅寒,此行一去不復返。觀己所為,不負一世之志,謀事於人,成事於天,亦無悔矣。

暮色將合,我們匆匆下山。來到山下,回望着這座奇妙神山,我不禁想起蘇軾在《慧湖峽阻風》中 「人間何處不巉岩」 的名句。 [1]

作者簡介

蔡漢順,廣東省揭陽市人,中共黨員,國家中級職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