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石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銀石鱸

來自 好看視頻 的圖片

中文學名:銀石鱸

拉丁學名:Pomadasys

argente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鱸形目

科:石鱸科

銀石鱸石鱸科魚類,體長113-315毫米。體延長,側扁。體長為體高的2.7-2.9倍;為頭長的2.7-3倍。背面狹窄,沿背部呈弓形隆起。體高以背鰭起點處為最高。腹部鈍圓;隆起處小,或幾近水平狀。尾柄側扁,其長為高的1.5-1.7倍。頭中等大,頭長微短於體高。 [1]

銀石鱸形態特徵

體長113-315毫米。體延長,側扁。體長為體高的2.7-2.9倍;為頭長的2.7-3倍。背面狹窄,沿背部呈弓形隆起。體高以背鰭起點處為最高。腹部鈍圓;隆起處小,或幾近水平狀。

尾柄側扁,其長為高的1.5-1.7倍。頭中等大,頭長微短於體高。頭長為吻長的2.7-3.4倍;為眼徑長的4-5.2倍。背面微凸,兩側平坦,吻鈍圓,其長約為眼徑的2倍弱。眼中等大,側位而高,距吻端較鰓蓋後上角為近。

眼間隔寬,微凸,其寬約為眼徑的2倍。鼻孔每側2個,緊相鄰,前鼻孔大於後鼻孔,後鼻孔被於瓣膜下。口較小,端位。上下頜等長。上頜骨完全位於眶前骨下。其後端達眼前緣下方。兩頜齒細小,呈絨毛狹帶狀。

犁骨、齶骨及舌上無牙。前鰓蓋後緣具細鋸齒,下緣平滑。鰓蓋骨無棘。鰓耙短而尖,最長鰓耙為眼徑的1/4。鰓耙5-6+11-12。 體被較大的櫛鱗,櫛狀齒甚細弱。頭上被薄圓鱗。側線完全與背緣並行。 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中間有一缺刻。

背鰭起點於胸鰭基的上方,鰭棘部強大,以第三鰭棘為最長,鰭棘折迭時左右交錯,部分可收藏於背部淺溝中。鰭條部基底短於鰭棘部基底,最長鰭條短於最長鰭棘。臀鰭起點始於背鰭鰭條部第五鰭條的下方。第二鰭棘最強大,為眼徑的2.5倍。

胸鰭長大,呈鐮狀。腹鰭位於胸鰭後下方。末端不達肛門。尾鰭淺凹形。 體背部銀灰色,腹部乳白色。背側方若干褐色斑點。連成不規則的縱條。

背鰭鰭棘部的鰭膜邊緣黑色,鰭膜間具灰褐色斑,鰭條部斑點成二縱帶。尾鰭灰褐色。其他各鰭無色。

銀石鱸生活習性

為石鱸中大型種類,近海產,有經濟價值。

銀石鱸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日本。  

參考來源

  1. 銀石鱸, 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