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銅綠(英語: patina ),中藥名。異名:銅青、生綠。化學式CuCO3·Cu(OH)2和Cu(CH3COOH)2·Cu(OH)2。為銅器表面經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後生成的綠色鹼式碳酸銅。
銅綠主產於河北,其他地區也有生產,全國大部分地區有銷售。具有退翳,祛腐斂瘡,殺蟲,吐風痰之功效。主治目翳,爛弦風眼,癰疽腫痛,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瘡,頑癬,痔漏,風痰卒中。
目錄
分子量式
CuCO3·Cu(OH)2為222;Cu2(OH)3(CH3COOH)·H2O為257。
化學程式
CuCO3·Cu(OH)2和Cu(CH3COOH)2·Cu(OH)2。
入藥部位
銅器表面經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後生成的綠色鹼式碳酸銅。
相關性味
味酸、澀、苦,性寒。
歸經分類
入肝、膽經。
主要功效
退翳,祛腐斂瘡,殺蟲,吐風痰。
主治病症
目翳,爛弦風眼,癰疽腫痛,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瘡,頑癬,痔漏,風痰卒中。
相關配伍
1、治眼生膚翳,垂生珠管,銅青一兩,細墨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頭醋和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乳汁少許、新汲水少許浸化後,以銅筋點之。(《聖惠方》)
2、治近年風眼,銅綠(研)、寒水石(研)。上各等分,碾為細末。用五七沸滾水浸藥,攪勻,澄清,將水面上藥膜掠去,將清藥水於眼大角點之,勿令塵生於藥內,立效。(《瑞竹堂經驗方》)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每次0.5~1g。
外用:適量,研末點塗或調敷。
使用注意
嚴格控制劑量;體弱血虛者忌服。
炮製方法
採集加工 取銅器久置潮濕處,或用醋噴在銅器上,至表面產生青綠色銅銹時刮取。[1]
加工品作藥用:用天然產出的鹼式碳酸銅(即綠青)或糠青、銅綠粉與熟石膏加水拌和,壓扁,切成方扁塊形,用高粱酒噴之,表面產生綠色,裡面淡綠色、土黃色。其質硬而脆,易折斷,也易磨粉。粉末淡綠色。無臭、無味。但其殺蟲和蝕惡肉作用一般不如真正的銅綠。
炮製方法 《太平聖惠方》:「研。」《瘡瘍經驗全書》:「火上微煅。」《醫學入門》:「水洗淨,細研水飛,去石澄清,慢火熬干。」《炮炙大法》:「以醋制銅生綠,取收曬乾。」現行,將銅板放入高溫、潮濕的環境中,或用醋噴在銅器上,至表面產生青綠色銅銹時刮取,乾燥。用時除去雜質,研成細粉,過100目。
鑑定方法
藥材性狀 純銅綠為細絲狀或小顆粒狀的結晶性粉末。翠綠色。體重,質鬆脆,氣微,味微澀。能溶於水及酸,不溶於醚。[2]
飲片性狀 呈綠色或深綠色細粉,光澤強,印在指紋間呈灰綠色或綠灰色,示粒徑不均一。氣微,味微澀。能溶於水及酸,不溶於乙醚。
相關論述
《綱目》:「銅青乃銅之液氣所結,酸而有小毒,能入肝膽,故吐利風痰,明目殺疳,皆肝膽之病也。」
相關藥理
去腐作用。
參考來源
- ↑ 銅綠的功效與作用微信
- ↑ 銅綠的化學式及形成過程說明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