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銅官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銅官區位於安徽省[1]南部,西臨長江。是銅陵市的主城區、中心城區。全區面積約83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2013年)。轄23個社區。區政府駐烏木山社區木魚山大道666號。

歷史沿革

2015年10月13日,國務院(國函[2015]181號)批覆同意:將安慶市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撤銷銅陵市銅官山區、獅子山區,設立銅陵市銅官區,以原銅官山區、獅子山區的行政區域為銅官區的行政區域,銅官區人民政府駐烏木山社區木魚山大道666號。

1950年設立銅官山辦事處,1953年成立銅官山區,均隸屬銅陵縣。1961年置獅子山鎮。1969年成立向陽區、紅星區,1980年改稱銅官山區、獅子山區。

1996年,銅官山區面積27.2平方千米,人口約20.2萬人,轄6個街道,區政府駐淮河北路;獅子山區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約5.2萬人,轄獅子山、新廟、鳳凰山、礬山4個街道,區政府駐獅子山。

1999年10月,將銅陵縣城關鎮近城村、近市村和西湖鎮工農村劃歸銅陵市獅子山區。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銅官山區常住總人口246887人,其中,長江路街道68610人,銅官山街道36048人,楊家山街道57360人,石城路街道43940人,掃把溝街道32576人,橫港街道8353人;獅子山區常住總人口51280人,其中,獅子山街道18999人,新廟街道7072人,鳳凰山街道4041人,磯山街道13364人,經濟技術開發區7804人。

2001年末,將銅陵縣西湖鎮整建制劃歸獅子山區管轄。

2004年11月30日,將銅陵縣大通鎮劃歸郊區管轄。調整後,郊區轄2個辦事處、2個鎮、1個鄉,面積179.6平方千米,人口6.31萬人。將郊區東郊辦事處區域天山大道(原七壩路)以西、銅蕪路以南地區劃歸銅官山區管轄;天山大道南段以東、銅蕪路以北地域劃歸獅子山區管轄。將聯盟村整建制劃歸獅子山區管轄(獅子山區在銅官山區內保留一塊「飛地」),即除聯盟村15、16、17、18村民組劃入銅官山區外,聯盟村其他地域全部劃歸獅子山區管轄。東郊辦事處建制劃歸獅子山區管轄。將郊區在銅官山區的「飛地」後沖村、金牛居委會等劃歸銅官山區管轄。將銅官山區在郊區的「飛地」上富強村塊等,劃歸郊區管轄。將銅官山區所轄銅陵市第二人民醫院塊等「飛地」劃歸獅子山區管轄。

2004年末,銅官山區轄6個街道:長江路街道、銅官山街道、楊家山街道、石城路街道、掃把溝街道、橫港街道。

2005年1月1日,銅官山區橫港街道的桂家湖社區、磷銨社區劃歸郊區橋南辦事處管轄。2010年7月,銅官山區撤銷6個街道,將原49個社區合併為18個大社區(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實行「區直管社區」。

2010年,獅子山區總面積53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轄4個街道、1個辦事處、1個鎮:獅子山街道、新廟街道、磯山街道、鳳凰山街道、東郊辦事處、西湖鎮,以及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區政府駐新廟街道。

2011年7月15日,獅子山區正式撤銷原有4個街道,將原有的10個社區合併成5個大社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銅官山區常住總人口287765人,其中,銅官山區虛擬街道282214人,普濟圩農場5551人;獅子山區常住總人口114297人,其中,獅子山街道18492人,新廟街道10922人,磯山街道9231人,鳳凰山街道1792人,東郊辦事處18354人,西湖鎮26770人,銅陵市經濟開發區28736人。

視頻

銅官區 相關視頻

銅官區實施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儀式啟動,創新推動,普惠學生
銅官區人武部教官示範班展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