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電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鐵電疇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鐵電疇指的是鐵電體中自發極化方向相同的區域。鐵電體中自發極化方向相同的微小區域。凡呈現自發極化,並且自發極化的方向能隨外電場方向改變的晶體介質,簡稱為鐵電體。

通常,鐵電體自發極化的方向不相同,但在一個小區域內,各晶胞的自發極化方向相同,這個小區域就稱為鐵電疇(ferroelectric domains)。兩疇之間的界壁稱為疇壁。若兩個電疇的自發極化方向互成90°,則其疇壁叫90°疇壁。此外,還有180°疇壁等。

鐵電疇與鐵磁疇有着本質的差別,鐵電疇壁的厚度很薄。大約是幾個晶格常數的量級,但鐵磁疇壁則很厚,可達到幾百個晶格常數的量級(例如對Fe,磁疇壁厚約1000 ),而且在磁疇壁中自發磁化方向可逐步改變方向,而鐵電體則不可能。

觀察方法

通常可以用電子顯微鏡透射法、覆膜法、光顯微鏡、化學腐蝕法、熱腐蝕法等來觀察電疇 。

原理

在電場作用下,疇壁可以移動。與電場方向基本一致的電疇通過針狀新疇向前生長,最後趨向電場方向。電疇是與自發極化相聯繫的,因此它存在於居里點以下的溫度範圍內。當溫度高於居里點時,電疇消失透明鐵電陶瓷的電疇具有「電控特性」、可由電場控制電疇的取向狀態。而電疇的取向又引起材料光學性質的改變,從而可以製成光開關和光存儲器件。

實例

互成反平行排列者稱180°電疇;首尾相接,互成90°排列者稱90°電疇。圖1中AA分界線稱為180°疇壁,壁厚約幾個單胞BB分界線為90°疇壁,較180°疇壁厚。電疇類型與晶體對稱性有關。例如鈦酸鋇晶體,當處於四方晶時,有90°和180°疇;處於正交相時有60°,120°,90°和180°疇;處於三方相時,有71°,109°和180°疇。鐵電晶體通常是多疇的,以對應於較低的能量狀態 。

發展

鐵電疇簡介每個自發極化的小區域稱為鐵電疇,其線度為微米數量級。同一鐵電疇內各個電偶極矩取向相同,不同鐵電疇的自發極化方向一般不同,因而宏觀上總的電偶極矩為零。在外電場作用下各鐵電疇的極化方向趨於一致,極化強度P與電場強度E有非線性關係。在峰值固定的交變電場反覆作用下,P與E的關係曲線類似於磁滯回線,稱為電滯回線。以上性質稱為鐵電性,具有鐵電性的電介質稱鐵電體。當溫度升高到某一臨界值Tc時,鐵電疇互解,鐵電性消失,鐵電體轉變為普通順電性電介質,Tc稱為鐵電居里溫度。鐵電體具有很高的電容率。鐵電體必定同時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