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鐘聲(馬文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鐘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鐘聲》中國當代作家馬文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鐘聲

我出生在大興安嶺腳下的一個小鎮,我家離鎮裡的小學校不到一里遠。從我懂事時起,每天都能聽到學校的鐘聲。早晨,學校的鐘聲還沒有敲響,哥哥姐姐就急忙往學校跑。傍晚隨着學校的鐘聲,哥哥姐姐不一會就回到家。記得在我懂事的時候,姐姐領着我來到學校,我看到了早就聽到過無數次聲音的大銅鐘了。

在教師辦公室的門前,有一顆老榆樹,下部突出的粗樹幹上掛着一口黃色的大銅鐘鈴,那形狀就像拉車的馬脖子上的銅鈴鐺。但這口大銅鐘鈴可要比馬脖子上的銅鐘玲大得多,鍾玲有一尺半高,鍾玲口的直徑也有一尺多長。大鐘的中間是個銅棒,銅棒上繫着一根繩子,打鐘的工友,在上下課的時候,就拉動繩子,銅柱就擊打在銅鈴上,發出鐺鐺的鐘聲。鐘聲每天都在小鎮多次響起,迴蕩在小鎮的上空。

我讀小學六年期間,每天都按着鐘聲上課下課,鐘聲伴隨着我的學習,伴隨着我的成長。那鐺鐺的鐘聲給我留下了美妙的回想。

當時鎮裡的人們傳說,小學校里半夜裡會響起鐘聲。

在鎮小學校里,有一個打更的老頭,他白天負責打鐘,晚上負責看屋。他有五六十歲,頭髮有些花白,腰有些彎。大家都管他叫老李。人們都說他有一條尾巴,但是誰也沒有真切地看到她的尾巴。但大家都說他是黑龍變成的,大家都稱它是禿尾巴老李。我們幾個小朋友也經常議論他,我年小好奇,就決定和幾個小朋友去一究竟。為了探討這個秘密,有一天我們決定去學校偵查。看老李到底有沒有尾巴,聽學校是否半夜會有鐘聲。

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我和前院的趙小五子,還有西廂房住的梁生子,和前院付小胡的孫女,我們幾個小朋友,悄悄地來到學校。我們先來到打更室的房後,看到後窗戶上發出微弱的燈光。我們估計黑尾巴老李還沒有睡,就偷偷地溜到窗下,向屋裡張望。屋裡炕上只有一套行李,還沒有鋪開。我們想這禿尾巴老李去了哪裡啊?我們三個小子手拉着手,付小胡的孫女春芝,緊跟在我的身後,拽着我的衣服。屋裡沒人,天又那麼黑,我們有些害怕,頭皮發炸,手心也嚇得直冒汗。我們繞到房前。梁小五子伏在我的耳邊說:'你向前看,那操場上是什麼?「我仔細一看,只見黑黑的操場上仿佛有個人,他直立着身子,雙手合攏,從胸前舉向高空,然後劃着8字,雙手又繞到膝下,雙腿隨着雙手,彎曲伸直。然後他突然縱身一跳,雙腿離地一尺多高。他聚精會神,一遍一遍地這樣扭着身子,然後跳起來,根本沒有發現我們的到來。我們四個呆呆地看着,這是我突然想到,這禿尾巴老李,真是一條龍啊!那動作不是像龍一樣要飛向天空嗎?

就在這時,忽然我們發現在禿尾巴老李前面不遠的地方,從南面向操場滾動着一團一團火球,像西瓜那樣大的火球,蘭紅色微弱的火光一閃一閃,忽悠忽悠地向前滾動。我們再也不敢看禿尾巴老李了,梁生子突然發出一聲驚叫,撒腿扭頭就跑。我也跟着往回跑,跑了兩步,我回頭一看,那禿尾巴老李,像仿佛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一樣,還在那裡一上一下地扭動着自己的身體,那一跳一跳漂移過來的火球,他仿佛沒有看見。我想那時的他,一定是一條禿尾巴的龍,正在準備騰空而起。但是我們不敢再看下去,因為那操場上的火球實在是嚇人。趙小五子和梁生子跑在我的前面,春芝嚇得哇哇叫,我拉着她的手,跟在他們後面。

我們沒有聽到夜半鐘聲,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新的秘密,那就是禿尾巴老李。

回到家裡,我急忙把發現的情況告訴爸爸。爸爸撫摸着我的頭說:「孩子,不要害怕。那老李是在練功,練的是游龍功。他把自己想象成一條龍,從海面一躍而起,雙手和身體彎曲扭動,就像龍要飛向天空。這樣的運動,舒筋活絡,強筋健骨。只有在沒有人的地方,才能入境。所以老李,要在深更半夜來練。」聽了爸爸的話,我又問:「那滾動的火球是怎麼回事?」爸爸告訴我:"小學校的地址,土改的時候,曾經是刑場。被判死刑的人,許多被拉到這個地方槍斃。鮮族人,在土改時,那被處死的人,頭上被蒙上麻袋,然後是一陣亂棍打死。死的人,就埋在學校邊上。後來這個地方沒有人敢蓋房子,就建成了學校。學校在四周種樹,人們挖坑種樹的時候,經常能挖出死人的骨頭。你們看到那滾動的火球,那是磷火。死人的頭髮,就有磷。"聽了爸爸的話,我更害怕,想到那死人的頭髮纏成一團,在地上滾動,這有多麼嚇人!我的臉發白,心跳得利害。爸爸擦擦我滿頭的汗水,說:「孩子,以後不要那麼淘氣了,看把你嚇的!」我順從地依在爸爸的懷裡,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光陰似箭,我從懵懂的童年,走入青年,又從青年一步步走入中年,進入老年。然而儘管已在夕陽西下之時,在心靜的時候,那童年時代學校里工友老李做游龍功的樣子還在眼前,學校里的鐘聲依然猶在耳畔。

讀書時,學到張繼的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裡我不去考證夜半為何有鐘聲,但那漁火和鐘聲,卻寫出了客在異鄉的寂寞和幽怨。詩中的鐘聲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優思和暢想。

有書寫道:只有真正做到心靜,才能聽到這個星球上最美妙的聲音——風的聲音,雨林的聲音,蟲鳴的聲音,還會聽見樹的聲音,溪流的聲音,更遠的遠處還有長臂猿的聲音。隱隱約約的遠處寺廟的鐘聲------這是多麼美妙的描述

這讓我從學校的鐘聲想到寺廟的鐘聲。

張岱在《夜航船-鐘聲》中寫道:晨昏撞一百單八者,一歲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有廿十四氣,又有七十二候,正值此數。越州歌曰:"緊十八,慢十八,六遍共成一百(零)八。」看起來寺廟的鐘聲還真有學問。

由寺廟的鐘聲,我想到曾經讀過的《太平廣記》,其中記載:保壽寺本是宦官高力士的舊宅,唐玄宗天寶九年,舍為寺院,寺鈡剛鑄成時,高力士設齋祭儀表示慶賀,滿朝文武大臣都來參加,擊一下鍾捐施錢成百上千。有窺視高力士用意的,連擊二十杵。宦官高力士通過設齋祭儀,以擊鐘收取錢財,可謂用盡心思,這是世上一般人所想不到的。

我又想到前幾年旅遊時,曾經起早去龍口看大佛的情景。一座大佛高高聳立的山上,慈祥而莊嚴。沿着幾百步台階登上去,來到大佛的腳下,俯視山下,遊人是那麼的渺小。此時讓我想到,人的一生又是多麼的短暫。正在我陷入冥思的時候,大佛腳下的寺院,不太遠處,傳來一聲聲鐘聲。聽着這鐘聲,一副名聯映入我的頭腦之中:五千言慧典參破禪機,百八杵鐘聲撞醒痴夢。

由鐘聲又想到雷聲,也有一副名聯:雷鳴一聲警醒世間名利客,音響萬里指點苦海夢迷人。名聯都在警醒世人,值得細品。

記得,陳繼儒在《小窗幽夢》中寫道:「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這是說聆聽寂靜的夜裡傳來的鐘聲,喚醒了生命中的種種迷惘。靜觀清澈潭水中的月影,仿佛窺見了超越自身的真實自己。他還寫道:「除破煩惱,二更山上木魚聲;見激靈性,一點雲堂優缽影。」聆聽二更時山中寺廟的木魚聲,煩惱為之消失。看到佛堂里的青蓮花,本性和智慧都有了透徹的領悟。」在陳繼儒的筆下,鐘聲和木魚聲,都點醒了塵世的人。人應該努力超越自身,這樣才能透徹地領悟人世。

我一邊想着陳繼儒的話,一邊陷入沉思。

鐘聲在山林中迴響,那麼清澈,又讓人感覺那麼遙遠。此時我又想到馬致遠,有文彩派文人之稱的馬致遠,一生在仕途上鬱郁不得志,看透了官場的昏暗,看懂了世俗的可悲,在五十歲時就辭官歸隱了,開始了隱居山林其樂悠悠,休閒優雅的恬靜生活。馬致遠有一首詩,我非常喜歡,此時想了起來,(雙調)壽陽春,煙寺晚鐘:「寒煙細,古寺清,近黃昏社佛人靜。順西風晚鐘三四聲,怎生教老僧禪定?」「順西風晚鐘三四聲」這詩句把人帶入禪境。心裡在默念馬致遠的詩詞,感覺自己仿佛由佛家又進入了道家的聖地,境地也是這樣的巧合,大佛的對面不遠處就是一座道院。這怎能不讓人心境豁然開朗。

此時已是夕陽西照,龍口的景色分外的美,我想到清-池閏章的《山行》:「野寺分晴樹,山寺過晚霞。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美妙的詩篇,寫出了靜美的意境,使人沉醉。

我目視夕陽中魏然屹立在高山上的大佛,心想,有多少人瞻仰過這個聖地,瞻仰過這個聖地的人,有多少人已經離開了人世,而大佛、道院依在,晨鐘暮鼓照樣在敲響。我又想到,歷代有多少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及其惡劣的生存條件下感受到常人難以感受到的幸福。例如身居陋巷的顏回,只有粗糧清水但快樂無比。這些苦行者,從普通人關注向外索取追求,到經過磨練之後,凝神觸摸自己的內心生命,人生的境界得到了飛越。這正如葛洪所說的;「最高境界的人是順應自然,清淨虛無,凝神專一,虛寂恬靜的。」高境界的人,世間平庸者所追求希望的,不能沾染他的精神;淺薄人所迷信的,不能改變他的志向。在他們的眼裡,顯貴榮耀如贅疣,世間萬物如蟬翼。

看着山下絡繹的人流, 我又感覺這世界上最美好的是每一個燦爛的生命。要自己生命活得燦爛,就要學會靜靜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在靜寂中把這份感受延長。人生最美妙的聲音是內心的淡淡與從容。「蛩響拋團扇,風搖葉見黃。逐雲飛鳥逸,落果晚亭香。」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見雲水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處桃花源,不足為外人道也,卻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從學校的鐘聲,到寺院的鐘聲,從童年到老年,人這一生只有靜下來,才能聽到心靈中的鐘聲,才能感悟到這美妙的境界。[1]

作者簡介

馬文田,黑龍江省綏稜縣人,綏化市作協會員,中國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創作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邀研究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