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鍾時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鍾時益

圖片來自中國文化大學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14-10-06)1914年10月6日 中華民國湖南省桃源縣
逝世 2008年4月15日(2008歲-04-15)(93歲) 臺灣
籍貫 湖南桃源
國籍 中華民國

學 歷

  • 湖南大學
  • 軍需學校

軍事背景

軍銜 陸軍中將

鍾時益(生1914年10月6日-2008年4月15日歿),號蘅塘湖南桃源人,祖籍江西寧州(今修水),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湖南大學軍需學校會計統計班第1期、陸軍參謀大學國防研究院畢業。從事國民革命軍內財務管理。

大陸經歷

鍾時益少懷大志,民國十九年(1930年)考入湖南大學政經系就讀,隔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侵華日劇,鍾時益懷著青年報國之志,投筆從戎,報考軍需學校民國二十二年 (1933年) 以優異成績畢業,奉派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服務。

對日抗戰期間,鍾時益歷任第三戰區會計分處處長,聯勤總部第一補給區會計分處處長;後調任國防部預算局第二處處長,繼升任聯勤總部南京收支處處長,為中華民國日後實施現金集中支付制度立下了穩固根基。民國三十八年 (1949年) 大陸局勢逆轉,政府播遷來臺之際,鍾時益臨危受命,擔任財務署收支司司長,負責三軍經費收支補給工作。

台灣經歷

  • 來台之後,鍾時益任職國防部,負責策劃、研修法規,精實補給,提高戰力,貢獻卓著。民國四十六年 (1957年)獲任聯勤財務學校校長,作育軍事財務人才,門生人才輩出;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七月,榮任國防部第一任主計局局長,並晉陞為中將,任內建立三軍財務制度,由是國軍主計業務。鍾時益任職軍旅將近三十九年,連任要職,功在國家,先後受國防部及行政院薦舉為特保最優人員,並獲頒授勝利、忠勤雲麾等勳章,陸海空干城、弼亮、景風等獎章,共計十五座。
  • 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六月,政府因經建需要,其轉任臺北市政府財政局局長,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調任臺灣省財政廳廳長。
  • 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六月,特任鍾時益為行政院主計長,革新全國主計業務,創辦主計人員訓練班,分配國家總資源,積極支援經濟建設,並且訂頒「主計機構人員設置管理條例」,舉辦農、漁、工、商普查。自此計政大業,燦然俱備,庫有餘帑,國有羨財,乃「台灣經濟奇蹟」所致由來。同年十二月,兼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其任內,黨營事業盈餘增加二十五倍多,另有投資台灣積體電路、安鋒鋼鐵、欣欣水泥、中加投資、環宇投資、台港貿易、大華證券、大通建築經理、臺北世貿中心大樓保生製藥、永進生物科技及七家「欣」字號瓦斯公司等三十七家新事業,並成立啟聖、建華兩家控股公司。對黨之財務統籌支配,黨務基金之募集運用,及整理黨營事業,充裕黨務經費,卓有貢獻,獲頒實踐一等獎章。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三月,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一月,經前總統蔣經國提名,立法院高票同意,出任審計部審計長。次年七月,後連續被聘為國民黨第十三、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鍾時益長年為國犧牲奉獻,民國七十八年(1989年)二月,不意因公積勞成疾,於主持會議時突然身體不適,以致中風急送醫院,經醫師搶救挽回生命,乃辭去本兼各職,念其功在黨國,同年九月,受聘總統府國策顧問民國八十五(1996年)五月,未獲續聘。

評價

綜觀一生,鍾時益致力於計政、財政、黨務三端,勞怨不辭,毀譽不計,一本忠貞報國。待人純出自然,有長者之醇厚,和藹熱誠,而處事之正直,堅守「有所為,有所不為」之原則,凡所有規劃設施,必以福國利民為前提,從不為私情而悖公,不為關說而屈法,此亦為同仁及各方敬愛仰慕之原因。生活簡樸,克勤克儉,雖迭膺要職,然從不己謀,簡衣淡食,甘之若飴,廉介自持,長者風範,令人肅然起敬。

親屬

夫人甘氏,與其共育有鍾克信、鍾克深,鍾克彬、鍾克治四名子女,分別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各大名校,先後赴美深造,獲博士或碩士學位,家庭及事業皆有成就。

學歷

  • 湖南大學會計統計專科
  • 軍需學校會計統計班一期
  • 中訓團黨政班廿九期
  • 三軍聯大正規班五
  • 國防研究院第九期研究員

經歷

  • 第三戰區會計分處處長
  • 聯勤總部第一補給區會計分處處長
  • 國防部預算局第二處處長
  • 聯勤總部南京收支處處長
  • 財務署收支司司長
  • 聯勤財務學校校長
  • 國防部第一任主計局局長
  •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局長
  • 台灣省財政廳廳長
  • 行政院主計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 審計部審計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