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這是優質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金馬賓館)
前往: 導覽搜尋

金馬賓館.jpg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英文:ALIEN Art Centre)位於台灣高雄市鼓山區,原名為金馬賓館,建於1967年,全台碩果僅存的軍旅建築。曾經是官兵前往澎湖金門馬祖外島地區的轉運站,當年即將前往外島服役的士兵們,在此處停留、道別。接著隔天他們將乘坐船艦前往數百里之外的外島。此別可以是一年、兩年、或更久……在此一別,可能見不到親人、可能失去愛人……。也因此金馬賓館見證了許多人的悲歡離合,留存了年代下的軍旅歷史意涵。[1]

金馬賓館館舍創址於1967年,1998年隨冷戰時代結束而從軍事符號淡出,移轉給交通部鐵工局,2012年鐵工局搬遷,2016年由高雄市都發局公開招標,由御盟集團.永添藝術出面保留,斥資新台幣1.3億、耗時2年打磨後,變身為當代藝術中心,將建築回復60年前的風華,注入新生。於2018年11月28日盛大開幕,成為高雄融合歷史元素、藝術氛圍與港都美學的新地標。[2]

大紀事

1967年 建館
1998年 移轉給交通部鐵工局
2012年 鐵工局搬遷
2016年 高雄市都發局公開招標
2018年 轉型為當代美術館

館內介紹

環境與建築

美術館依傍壽山自然國家公園,後山遙望台灣西海岸。如果我們搭車前往鄰近美術館、位處壽山上的茶屋,我們可以看見大海伸向無盡的未知。做了30年的建築,我們一直相信一件事情,所有的藝術與工藝,需要從取得土地的那一刻就開始想起。美術館從水線裝置到光的冥想空間,他是連成一氣的,他是屬於建築的一部分,他並沒有被分割開來。我們尊重每一塊土地,會去思索這些問題,這個是很重要的。[3]

館內配置

整棟建築保留當初架構,金馬賓館1樓為常設展,2、3樓則會定期更換不同藝術家的展覽。[4]

館內餐廳:ALIEN CAFE

遠離城市喧囂,一道療癒身心的美食,ALIEN CAFE 結合歷史與季節的靈感,提供您一個能讓心靈沉澱及放鬆的空間。[5]

Alien Cafe 是個融合了台灣古早味以及現代工業風格的空間,你可以從地板上的磨石子地板看到青春年少奔馳的痕跡,抬頭看看鋪設的整齊的天花板以及管線們又很有近代設計感的樣貌,雖然說從古延伸至今,但 Alien Cafe 整體的氛圍融合的且營造的滿好的,搭配上大面落地窗透進來的良好採光,愜意的穿梭古今的感覺。 [6]

歷史建築變身

帶著時代記憶與在地生活文化接軌,歷史建築活化已成為各個城市角落新生的新地景。來到高雄,「金馬賓館」蛻變為一座「當代美術館」因為主其事者御盟集團的決心及意志,令人看見國際化的新高度。植基於建築專業背景,御盟集團董事長邵永添在因緣際會下承攬這個空間後,就停不下來。光是空間就花了數倍於既定預算改造,近乎重建一座美術館的規格,邵永添表示,他從建築本業、跨足飯店業「國際晶英行館」到和政府合作經營「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都不例外,「要做就做最好的。」
於是,你可以看見「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在建築空間上的獨特註解,既保留了既有建築框架,從入口、庭園到進入展間,串間的空間有一種理性的結構連結,也可見感性的韻律詩意。光影的節奏,迎向壽山公園的景緻也成為另一幅建築藝術作品。「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前身為民國50到80年代的軍旅用地,特殊時代背景與歷史意義有如冷戰時期的南北韓38度線和東西德的柏林圍牆,在地的御盟集團・永添藝術回復建築60年前的風華,再注入新生,以藝術型式引領觀者學習歷史,與歷史一起向前走。
有別於傳統美術館只思考展列藝術品的思維,「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從空間出發展列藝術品的方式,不僅是給觀者一個全新的觀賞體驗,同時也是美術館未來新趨勢。執行長邵雅曼表示:「藝術品的價值不只存在藝術品本身,我們會去思考為什麼藝術品發生在這裡,為什麼作品可以對在地的環境做提升」金馬賓館讓國際藝術品有留在台灣的可能,拓展台灣的眼界,創造高雄城市文化新風景,如董事長紹永添所說:「城市能永續,台灣才能永續」。從一天只有幾個參觀者,到現在金馬賓館已成為國際人仕及台灣各界人仕指名造訪的景點。「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仍帶著藝術視野的高度,架橋過去和未來,與台灣攜手前行。[7]

展覽資訊

【典藏常設展】

科林斯運河

近五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以文字描繪了」光與空間運動」 (Light and Space Movement)所創造的藝術作品詩性。詹姆斯.特瑞爾以光做筆,構建出一種積極的空間敘述策略,並運用刺激並喚醒人們原始感知的視覺與心理反應,自1967年以來,已在全球范圍內諸多重要藝術機構舉辦超過160場個展。

《鑽石(菱格)》是詹姆斯.特瑞爾自 2004 年來進行的一系列玻璃系列裝置中,最新最大的一件作品。這個系列中的每一個進程都涉及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現象,靈感來自於國際航運中一些最狹窄的水道,如科林斯運河、達達尼爾海峽和巽他海峽。在這些航段裡,天空被大自然所創造的高聳牆面框住,廣闊的地平線只是驚鴻一瞥。歷史上來說,這些航道都是兩片陸地或水域間的重要中介點或連接,雖然現在大部分仍使用中,然而對於現代船舶的運行來說,實在太窄了。這些作品利用鑽石的幾何框架,光線投射出銳利的形狀,排列成似乎浮於空中的色塊,令人聯想到特瑞爾最早期的光投影實驗。平行線也可聯想到其《天空的空間》系列,以一個特定的窗戶將天空框起來。 這是一個被塑造的環境,讓觀眾體驗關於天光的冥想。[8]

【特展】

嶋本昭三:跨越藝術邊界

具體藝術協會(具體派)成軍於1954年,醞釀演變為催化日本戰後藝術的運動。此運動核心人物為畫家吉原治良,他更重要的身分是文化再造者,集結日本首屈一指的繪畫新秀加入具體派。嶋本昭三同為具體派創始人,他以「Gutai」概念讓這個藝術團體脫胎換骨,鼻祖頭銜當之無愧。「Gutai」大略可理解為「具體」,與「抽象」概念背道而馳。在大師領軍之下,這群年輕藝術家重新省思藝術傳統(尤其是繪畫傳統),他們參考非正規的作畫方式,踏上拋開與消滅傳統的道路。因此,具體派不但接觸西方前衛藝術,更比歐美藝術家提前數年進入全新領域,儼然成為諸多創作體驗的先驅。有鑑於此,嶋本昭三的創作歷程格外具有代表意義。他是五十年代的先行者之一,樹立新旗幟,以繪畫運動之名推翻繪畫傳統。

嶋本昭三作品展是由嶋本昭三藝術協會和義大利那不勒斯莫拉基金會聯合舉辦,展出內容包括嶋本三種類型的作品,展出數量空前龐大,讓觀眾得以見證嶋本藝術從早期到晚年的演變。義大利莫拉基金會為首創的表演視覺藝術中心,嶋本晚年曾在此進行最讓人歎為觀止的表演。本次展出計畫旨在彰顯這次重要的過渡轉變。我們不得不切割嶋本昭三「擲瓶繪畫」中使用的超大型畫布,這樣不僅較容易運送,後來在畫布上也更具延展可能。我們嘗試在本次特展呈現作品原貌,組合還原許多黑白巨幅畫布,讓觀眾得以見識嶋本昭三作品的原始規模,感受他的創作心血。除此之外,本次展出大量畫作,從賞心悅目的《Nyotaku》系列,到最名聞遐邇的單色與擲瓶繪畫系列畫作,都是這位具體派領袖公開表演的傳奇作品。[9]

VOICES 語音

「語音」,為藝術家 Jiro Kamata 於台灣的首次重要回顧特展。過去 20 年來,藝術家 投入眾多關於「視覺經驗」的實驗,透過有效調度一系列表現性的技法,以反射與作品的對話性做為實驗目的,在眾多國際大展中 Jiro Kamata 已區隔出一塊獨特的定位。以「語音」為命題,是以聲音、態度、個人識別與表現為本質,指向一個持續進行且被保存的故事。

Jiro Kamata 生於 1978 年於日本北方一座古城,弘前。出生於珠寶世家的他,卻本能地抗拒珠寶。2000 年,他就讀於慕尼黑藝術學院,師從當代首飾先鋒 Otto Künzli,開展了他之後廣為人知的藝術發展。在他眾多藝術創作的突破背後,是一種對於特殊經驗的考古,轉化自日常並擁抱無限的可能性,結合對於刻骨銘心記憶的回返與熱切探詢。
在這項計畫之中,Jiro Kamata 重新定義「價值」與「視覺經驗」,不似傳統首飾是以開採礦石來完成,相反地,Jiro Kamata 作品的價值源自於保存。他的作品樣態發生於視覺之後,其價值不取自寶石先天的珍稀,反之,他的創作來自於運用「已發生的記憶」-以不斷推進的創作將被留下來的物件轉化成為作品的價值之所在。當我們回顧一件作品是如何產生,以及他與身體產生連結的方式,我們會同意「價值」在縫合記憶與記憶、記憶與身體關係之間的當下反應,於焉誕生。[10]

參觀資訊

地  址:804 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111號
開館時間:週二~週日 10:00-18:00( 最後入館 17:00 )※ 國定假日開館
停車資訊: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停車場(展館正隔壁,鼓山一路119巷)
高雄輕軌:壽山公園(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站)步行5分鐘 (即將開通)
高雄捷運:捷運鹽埕埔站 步行10分鐘
公車站名: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站
自行車站:鼓山一路站 (高雄市公共自行車)
餐  飲:館內附設Café
票  價:[11]

票 別 票 價 折抵館內餐飲 適用對象
全票 NT$250 NT$50 滿12歲-65歲民眾
半票 NT$150 NT$30 1.滿65歲以上
2.持學生證民眾(需證明為在校生)
3.持身心障礙手冊(含愛心陪伴票)
4.6歲以上及未滿12歲兒童
免票 - - 6歲以下孩童與金馬之友免費
一票通 NT$500 NT$500 免費看展並全額折抵當日入館餐費或商品消費

圖片集

相關視頻

Archive|Permanent Exhibition|The history of ALIEN Art Centre

金馬賓館開幕紀實影片

荒廢20年!高雄金馬賓館轉型成當代美術館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