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陵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陵街道,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地處渭濱區東部,東臨金陵河金台區東風路街道相望,西與經二路街道相鄰,南臨渭河與橋南街道相望,北與金台區中山東路街道相連,總面積2.2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金陵街道下轄6個社區。2011年,金陵街道總人口43064人,財政總收入147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億元,各類存款餘額20億元。[1]

中文名: 金陵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

地理位置: 渭濱區東部

面 積: 2.23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

政府駐地: 機廠街73號

電話區號: 0917

郵政區碼: 721000

車牌代碼: 陝C

人 口: 43064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因東臨金陵河而得名。

1952年,轄漢中路街公所。

1955年,改為機廠街辦事處。

1963年,改設金陵街道。

1966年9月,更名為東風路街道。

1969年4月,成立東風街道。

1971年4月,改為東風路公社。

1981年1月,改設東風路街道。

1985年11月,恢復金陵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轄新開路、新建路東段、機廠街、金陵新村、金渭路、新華巷6個社區;下設75個居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下轄個6社區。辦事處駐機廠街73號。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轄區總人口4306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064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2644人。總人口中,男性21529人,占49.99%;女性21535人,占50.01%。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42407人,占98.47%。2011年,金陵街道人口出生率7.33‰,人口死亡率2.56‰,人口自然增長率4.7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9311.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陵街道財政總收入147萬元,比上年增長11.7%。人均財政收入69.2元,比上年增長16.1%。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商業網點1419個,從業人員19800人,年營業額6.2億元。2011年,金陵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9%。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郵政網點5個,業務收入20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3個。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00萬元。2011年,金陵街道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0億元,人均儲蓄7063元;各項貸款餘額13億元。

交通運輸

金陵街道境內S212貫穿,主幹道有金渭路、新建路、西風路、迎賓路、貨場路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有幼兒園3所,在院幼兒650人,專任教師56人;中小學校6所,在校生9436人,專任教師6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汧水悠悠》《張寅強山水畫作品集》等。公共圖書室6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藏書7938餘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25平方米;文化從業人員200餘人,占全鎮社會從業人員的69%。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轄區居民電視人戶率100%。有中央及30個省市電視台的145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有體育場所17個,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9%。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其中三等甲級醫院1個,社區醫療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6個,醫療超市8家。轄區醫療參保人數9800人,參保率65%。其中婦幼醫院為三等甲級醫院,總占地38畝,業務用房29576.6平方米;設置床位518張,科室43個,在職職工590餘人:三級乙等醫院人民醫院總占地3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設置床位800餘張,在職職工860餘人,完成診療30萬人次,出院病人1.3萬例。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金陵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85戶,人數2045人,支出638萬元,比上年增長2.1%;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160人次,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社會服務單位6個。新增就業人員2931人,有76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3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共幫助31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800人,參保率65%。比上年末增加390人。

視頻

南京很低調的古街,被稱為「金陵第一古街」,你去過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