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寶屯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寶屯鎮

中文名 :金寶屯鎮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

金寶屯鎮位於遼、吉、內三省區交界處,交通便捷,信息靈通,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素有"金三角"之美譽。203國道貫穿鎮域南北,省級公路305線橫貫東西,同時又位於平齊鐵路沿線,使其成為科左後旗的東大門。總面積590.42平方千米。全鎮及附近地區玉米秸稈產量達到3億斤,稻殼產量0.5億斤。全鎮轄16個嘎查村,鎮區5個居民委員會,28712人(2017),2009年末,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95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0元。 [1]

交通

203國道貫穿鎮域南北,省級公路305線橫貫東西,同時又位於平齊鐵路沿線,使其成為科左後旗的東大門。長深高速公路在金鎮設有出口。距吉林省長春市180公里、距遼寧省瀋陽市200公里。通訊便捷,全鎮固定電話10350部,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電話3萬部,可實現全球漫遊;有線電視網絡覆蓋整個鎮區,有3個嘎查村吃上了自來水;全鎮共有完全小學3所,中學一所,在校生達3700餘人;科左後旗第二人民醫院坐落於各個嘎查村都設立了衛生室,基本能解決人民群眾就醫難的問題。

工業建設

2001年4月,通遼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設金寶屯經濟貿易開發區的重大決策。金寶屯的發展由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工業園區位於鎮區南203公路兩側,原占地2平方公里。現入駐園區的企業有投資1.2億元的維爾鴨業和年產3000噸糠醛的金寶化工等10家企業。園區累計投資5.5億元,其中投資規模超500萬元以上的6家,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億元,工業總產值2.6億元,去年實現地方財稅收入50餘萬元,為500多名富餘勞動力和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目前,園區已初具規模,現占地已達到3平方公里,以開發工業產品為支柱,以引進資金為依託,以發展經濟為目的,逐步由高污染、高耗能向非資源、低污染、高效能轉變。

近幾年來,金寶屯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把握機遇、奮力拚搏,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勢頭迅猛。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5億元,招商引資完成1.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4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50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50元。全鎮私營企業達35個,個體工商戶為686個,牲畜交易、農資產品、輕工產品三大市場已初具規模。廣播、電視覆蓋全鎮,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達到村村通。金寶屯鎮堅持三個文明一齊抓,取得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被通遼市委、市政府評為城鎮化暨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市依法治理先進鎮等榮譽稱號。

農牧業

2009年全鎮播種總面積23.4萬畝,其中玉米播種面積12萬畝,水稻9.8萬畝,其他雜糧米、豆達1.6萬畝;全鎮新建和改建日光溫室219畝,塑料大棚195畝,形成了蔬菜小區和油桃小區,進行土地整理項目1.3萬畝,為設施農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畜牧業按照"突出牛、發展豬、穩定羊"的發展思路,積極宣傳旗里出台的各項惠農政策,主動發揮養畜戶的積極性,保障改良和疫病防控,推進了黃牛產業的發展, 2009年末,牲畜存欄達到6.66萬頭(只、口),其中黃牛1.9萬頭,新購進能繁母牛1500頭,全鎮育肥牛出欄達8000頭,羊存欄20119隻,豬存欄27419口。

林業生態

2010年完成人工造林4428.07畝,封山育林12527畝,村屯綠化6.35畝,"323"工程7013.93畝,公路林1公里6.35畝,育苗220畝,

視頻

瀋陽中心通遼區域通遼匯龍金寶屯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