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壇市基督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金壇市基督教堂金壇市基督教創辦於1915年1月開始,當時有樊振聲組織(長老會),1915年西差會派傳道員樊振聲來金壇傳道,至1925年有教徒30餘人,歷經傳道人有陶明亮、孫翰堂、熊鴻慈等,至1937年七七事變暫停。1938年傳道李蒼江來壇,當時教徒只有7-8人,1941年田萬慧來壇至1943年,教徒有30餘人,逐成立教會,一貫自立自治自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徒無力幫助教會即有淮東區會補助牧師田萬慧金每月米壹石五斗。當時財產計瓦房8間,牧師田萬慧,長老陳炳振、朱潤之、秦阿火。

1987年6月7日落實宗教政策,正式復堂。負責人為陳炳振長老,當時信徒人數149人,其中男23人,女126人。

1994年5月1日,原北門大街43號教堂因城建需要被拆遷,移地文化新村,占地面積4.64畝,建造教堂總面積1058平方米,政府補助拆遷費18萬元,1997年4月新建教堂舉行墓基禮儀。2009年又因城市建設需要被拆遷,教堂又移至現在的景陽花園45號。目前聚會人數三百多人,教會堂委五位,平均年齡45歲,分工負責堂務工作,教堂設立了檔案室、財會室、多功能室,並建立健全了學習教育、安全保衛、衛生防疫、財務管理、消防安全等各項規章制度。教會事工得到不斷發展,唱詩班、青年團契、銅管樂隊、兒童主日學等團契正常活動。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