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國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國均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金國均(1814~?),字可亭,湖北黃陂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鈕福保榜進士第二人。

基本信息

本 名: 金國均

出生地: 湖北黃陂

出生日期: 1814年

人物簡介

金國均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父親金光傑,字伯英,號殿珊,嘉慶二十五年進士,由庶常授編修,改福建道監察御史,署理兵科給事中。

事跡

道光十八年,金國均參加戊戌科會試,該科主考官是穆彰阿、朱士彥、吳文、廖鴻荃。考題是《言必信行》、《萬物並育相悖》、《頌其詩讀友也》、《泉細寒聲生夜壑》得「聲」字。會元是王振綱。金國均考取進士,入呈殿試。道光十八年,欽賜金國均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歷史記載

金國均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父親金光傑,字伯英,號殿珊,嘉慶二十五年進士,由庶常授編修,改福建道監察御史,署理兵科給事中。道光十八年,金國均參加戊戌科會試,該科主考官是穆彰阿、朱士彥、吳文、廖鴻荃。考題是《言必信行》《萬物並育相悖》、《頌其詩讀友也》、《泉細寒聲生夜壑》得「聲」字。會元是王振綱。金國均考取進士,入呈殿試。道光十八年,欽賜金國均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十年,金國均得中榜眼後,首先出任會試同考官。後出任順天鄉試同考官。道光二十三年,任陝甘學政。道光二十九年,金國均充日講起居注官。咸豐元年六月,金國均出任江南鄉試副考官。咸豐二年,升為侍讀,再次出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咸豐三年四月,金國均在上書房行走。六月,金國均授郡王伴讀。餘事不詳。

科舉制度下的黃陂人金國均

黃陂歷來便是學風昌盛、人文薈萃之地。從清光緒年間留下的史料中可以知道,當時縣境內有私塾300餘所,學生突破7000餘人;此外還設有縣學和官商合辦的甘露書院,另有學子300餘人。成千上萬的黃陂讀書人做着同樣一個夢:金榜題名,蟾宮折桂。

讀書人做着同樣一個夢:金榜題名,蟾宮折桂。一批又一批聰慧、勤奮的黃陂人實現了他們的夢想。《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一書記載,在明清540年裡,全國共有52624人跨人進士行列,平均每縣為30.36人,其中黃陂有81人,大大超過平均數,在湖北各縣中名列第七位。尤其是清代嘉(慶)、道(光)、咸(豐)年間。黃陂出了27名進士(中舉者為106人),占整個湖北中選人數的9%,僅次於江夏縣而居次席。為了妥善安置進京趕考的眾多黃陂舉子,黃陂在北京設有自己的會館,館址位於目前的宣武區潘家河沿路。也正是在前面言及的嘉、道、咸年間。木蘭山下既誕生了「文武三榜眼」(即殿試第二名,僅次於狀元),也出現過「父子文武兩解元」(即兩湖鄉試第一名),留下來段段佳話。曾大觀是嘉慶四年(1799年)的武榜眼。此人不僅滿腹經綸,拳腳功夫更是了得。少年時代,他參加了鄉試未果,毅然棄文從武,於1795年中武舉,4年後又高中武榜眼,被授予御前侍衛、福建陸路提督等職。至今黃陂民間還流傳着曾大觀英勇機智,奉詔降服巨蟒的傳奇故事。在曾大觀中武榜眼兩年後,黃陂又出了一位文榜眼,他便是劉彬士。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黃陂縣誌》記載,劉彬士「自幼聰穎謹厚,動止遵禮法,父老多器重之」。此人曾官拜監察御史、浙江巡撫。另一位文榜眼金國均出身於書香門第,幼年異常頑皮,直到15歲才幡然省悟,日夜埋首於四書五經。從18歲起,他相繼通過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可謂一帆風順。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參加了殿試。高中一甲第二名,被皇上賜予翰林院侍講、上書房行走以及掌政等職。據長軒嶺鎮周家畈村的《周氏宗譜》記載,道光年間,該村村民周章中過兩湖地區的武解元,其子周華廷也於道光十三年(1833年)在兩湖鄉試中獨占鰲頭,成為文解元。當地目前仍保存着周章練武用過的石鎖、桑墩和周華廷獲得的皇賜解元金匾。筆者親眼見過這塊距今已達160年的皇賜金匾,其長為170厘米,寬62厘米。正面刻有「解元」兩個大字,右邊刻有「道光癸卯科」5字,左邊刻有「周華廷」3字,匾上還雕刻着龍、鳳、梅等圖案。據周華廷的後人周雲良介紹,先祖留下的古籍善本,直到上世紀50年代尚存數千卷,可惜破「四舊」時被他一把火燒掉了,金匾由於用來做了住宅的後門,才得以保存至今。同一時期,黃陂還有一位名叫周恆祺的商人被兩巴掌「扇成」了進士。周恆祺十來歲時,家裡在黃陂縣城大西門外開了個土布店。一日,因為他在店中未起身恭迎出巡的知縣,挨了衙役的兩記耳光。望着遠去的藍呢官轎,父親周佳佑拍着周恆祺的肩膀道:「你看,做官的多威風,可以揍老百姓。你只有考取了秀才,縣官才不敢隨便打你!」周恆祺噙着眼淚立誓發憤讀書。數年後,他終於走進設在縣城大西門內的考棚(現為前川一小校址)考中秀才,並於咸豐二年(1852年)通過殿試成為進士。步入官場的周恆祺不久便發現寒窗十載換來的結果並非自己所想得到的。光緒八年(1882年)。[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