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絲小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絲小棗山東省濱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特色產品。

金絲小棗果實鮮紅髮亮,皮薄肉脆,細嫩多汁,

核小肉豐,乾果掰開金絲綿綿,故名"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1]

戰國時期北部濱海地區已有棗樹栽植,到明洪武年間棗樹遍及無棣縣全境。

《本草綱目》記載:

"干棗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

該棗含糖量高達70%-80%,

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舒筋活血、開脾潤肺、降低膽固醇等功能。

2006年02月2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無棣金絲小棗"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歷史溯源

無棣縣栽培棗樹歷史悠久,始於夏商,盛於唐代,被譽為"華夏棗都"。

據史書記載,戰國時期北部濱海地區已有棗樹栽植,

到明洪武年間棗樹遍及無棣縣全境。

在無棣縣信陽鄉李樓村有一棵種植於唐代的老棗樹。

約有兩人合抱般粗細,樹幹已經龜裂為三段,

卻依然枝繁葉茂,碩果纍纍,令人嘆為觀止。1990年,無棣縣人民政府為此樹立碑,名為"唐棗"。

據《唐棗碑銘》記載,唐元和八年(813年),

無棣發生了大海嘯,方圓百里一片水天澤國,唯有此樹倖存下來。

這棵老棗樹雖在路邊,但村里人從不折損其一枝一葉,

他們已經把這棵老棗樹尊為"壽樹",稱其果為"壽果",

傳說食用一顆可延壽三載。成熟後採摘下來珍藏,

四方鄉鄰常求索為藥引子醫治疾病。為紀念這個美麗的傳說,

無棣縣每年9月都會為慶祝小棗豐收而舉行"小棗節"。

無棣縣將棗業作為全縣五大產業之一,實施"棗業富民"工程。

質量技監、農業、林業等部門連續多年組織實施"十萬人棗標準化技術培訓工程",

全縣年均舉辦各類型培訓687場次,受訓棗農達到10.2萬人次,

先後製作電視專題講座42期,滾動播放,收視率達到85%以上,

印發各類技術意見34萬份;同時,實施無公害生產,

先後制定並發布了《無棣縣金絲小棗標準化技術管理規程》、《無棣縣金絲小棗無公害技術操作規程》等規範性文件,

建立了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推進劣質棗品種改良。

全縣25萬畝(約1.67萬公頃)棗園被確認為無公害農產品。

無棣縣質監局幫扶全縣11個鄉鎮建立起55處棗標準化示範園,面積達到28500畝(1900公頃)。

以棗為媒,吸引外來資金、技術,建成大型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研製生產出了白酒、果酒、飲料、食品、佐料、保健品六大門類40多個花色品種的產品,

其中4種產品獲山東名牌產品稱號,5項在國內外獲獎,4項填補了國家空白,

年生產能力達1.8萬噸,銷往日、韓、法、美和我國港、澳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年實現產值2.7億元、創匯1460萬美元。

品質特點

核小肉豐,金絲綿綿、甘甜可口。

批准文號

總局公告2006年第22號。

栽培管理

1.苗木培育:從優良的母株上採取接穗,用金絲小棗自根苗做砧木嫁接成苗。

2.建園:密植園採用栽植密度不低於3米×4至5米的株行距,栽植穴規格不小於50厘米×50厘米×50厘米。

3.保花保果措施:

(1)開甲:開甲時期在盛花初期,甲口25天至30天癒合。

(2)摘心:旺樹於花前進行棗頭摘心。

4.整形修剪:

(1)棗糧間作:干高不低於1米,採用主幹疏層形或自然圓頭形。

(2)棗園:干高0.5米至0.8米,採用小冠疏層形或紡錘形。

5.採收:9月底10月初到完熟期採收。

6.制干:採用晾乾法或烘乾法使金絲小棗逐漸散發水分而干制為紅棗。

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無棣金絲小棗乾果呈深紅色。果形正,

以橢圓形和長筒型為主。干棗單果重不小於3克,可食率不低於90%。

果皮薄而堅韌,果形飽滿,肉質肥厚,富彈性。掰開半干棗可見金絲。

2.理化指標:無棣金絲小棗干棗總糖含量不低於70%(可食部分乾物質計),

總酸不低於0.5%(可食部分乾物質計),

維生素C每百克果肉含量不低於10毫克,干棗全果含水率不大於27%。

專用標誌使用

金絲小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

可向山東省濱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

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產品特點

金絲小棗,色澤美觀,核小肉豐,金絲綿綿、甘甜可口,營養豐富,

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是很好的滋補食品。

金絲小棗含糖量高達70-80%,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舒筋活血、散淤生新、開脾潤肺、增強肌體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等功能。

金絲小棗可加工成蜜棗、棗脯、飲料等多種營養食品。

《本草綱目》記載:"干棗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

產地環境

濱州市無棣縣地處山東省最北部,魯北平原,渤海西南岸。

氣候屬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期。

具有夏熱多雨,冬寒季長,春季多風乾燥,秋季溫和涼爽的特點。

年平均氣溫12.1℃,無霜期206天,降水量598.6毫米,

日照時數2724.5小時,土壤為潮土。氣候和土壤適宜金絲小棗的生長發育。

生產情況

2008年,無棣縣有棗樹面積115萬畝(約7.67萬公頃),

擁有棗樹4100萬株,其中小棗樹2720萬株,冬棗樹1380萬株,

基本實現了棗農間作密植園化、宜棗耕地棗樹覆蓋化,人均1畝小棗密植園、0.3畝冬棗密植園的"兩化兩均"目標。

棗面積、棗果產量均居全國產棗縣(市)之首。

歷史文化

說起無棣的小棗,還有一個"天棗下人間"的美麗傳說:一天,

天宮裡熱鬧非凡,各路神仙正應邀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

北海龍王也帶着他的龍官蝦將前來赴宴。

只因那看管桃園的孫大聖偷吃了仙果,

使得這次宴會仙多而桃少。無奈,司宴官只好宣布"品嘗蟠桃者僅限各路首領"。

這樣,北海大軍就只有海龍王飽此口福了。

為了照顧情面,玉皇大帝差天王李靖搬來一壇"天棗",

分給眾多的龍官蝦將每人一把。他們倍感皇恩浩蕩,將"天棗"帶回北海龍宮受用。

"天棗"吃光了,棗核卻深埋海底。若干年後,海潮漸漸退去,

在一片廣闊的海灘上慢慢長出了棗樹,這便是今日的無棣小棗。

參考來源

  1. 無棣金絲小棗 ,特產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