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魔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魔芋

中文學名 野魔芋

拉丁學名 Amorphophallus variabilis Blume

拼音 yemoyu

門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佛焰花目

天南星科

魔芋屬

野魔芋 (Amorphophallus variabilis Blume)多年生草本。為野磨芋天南星科魔芋屬的植物。分布於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廣東、福建等地,一般生長在溪邊灌叢中及竹林中。

形態特徵

塊莖扁球形,直徑3-4厘米,頂部下凹,邊緣有圓錐形芽眼,具小球莖,光滑,淺綠色或綠色。葉柄長20-50厘米,有灰色或淡綠色斑塊;葉片3裂,I次裂片長23厘米,二歧分叉;II次裂片羽狀分裂,最後的裂片互生,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漸尖,基部極下延;I次裂片上的基生裂片卵狀披針形,無柄,不下延,長2-3厘米,集合脈靠近邊緣。鱗葉披針形,包住花序柄。花序柄長25-30(-50)厘米,具粉綠色或灰色(江西、福建標本)斑塊。佛焰苞長約12.5厘米,寬4-5厘米,直立,長圓狀卵形,漸尖,內面白色,外面具斑塊,邊緣玫紅色。肉穗花序長為佛焰苞的2倍,雌花序長2-3.5厘米,雄花序長4厘米;附屬器長10-15厘米,粗2.5厘米,長圓錐狀,基部稍增粗,草黃色或赭黃色。子房綠色,扁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頭圓錐形,分裂。漿果倒卵圓形,長6-7毫米。花期7月。

產地分布

分布:也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爪哇)、菲律賓。

產地:產江西福建廣東及沿海島嶼。

功效與作用

魔芋性寒、辛,有毒;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腫,寬腸通便,化痰軟堅;主治降血壓、降血糖、瘰癧痰核、損傷瘀腫、便秘腹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另外,魔芋還具有補鈣、平衡鹽分、潔胃、整腸、排毒等作用。

魔芋中含量最大的葡萄甘露聚糖具有強大的膨脹力,有超過任何一種植物膠的粘韌度, 即可填充胃腸,消除飢餓感,又因所含熱量微乎其微,故可控制體重,達到減肥健美的目的;

魔芋中含有一種凝膠樣的化學物質,具有防癌抗癌的神奇魔力。只要將成熟的魔芋經過簡單提取分離,製成魔芋精粉,再把精粉加水加熱,就可產生魔芋凝膠。這種凝膠被人吃入體內後,能形成半透明膜衣,附着在腸壁上,阻礙各種有害物質,特別是致癌物質的吸收,所以魔芋又被稱為「防癌魔衣」。

魔芋還含有一種天然的抗菌素,以魔芋精粉為主要原料,配上其它原料製成食品後,魔芋能在食品表面形成抗菌膜,可防治細菌侵襲,延長貯存時間,起到保鮮防菌的作用。

魔芋的營養保健作用就是發揮膳食纖維對營養不平衡的調節作用,如防治便秘、降血脂、降血糖、減肥健美等。另外,它還可用於製作隱形眼鏡和醫療光學製品;在護眼液中加魔芋葡甘聚糖,能夠防止眼睛和隱形鏡片的乾燥。魔芋葡甘聚糖凝膠消毒後可用於止血和促進傷口癒合;還可將其製成降血脂、降血糖、減肥、通便等藥物。 [1]

參考來源

  1. 野魔芋的功效與作用大眾養生網,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