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野香蘇,中藥名。[1]
為唇形科香薷屬植物野拔子ElsholtziarugulosaHemsl.的全草。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具有疏風解表,利濕之功效。用於感冒,頭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
生長環境
生於村邊向陽山坡、草坡及林下。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別名 :野巴子、野拔子、野香蘇、小鐵蘇、掃把茶、草拔子、香芝麻蒿、皺葉香薷、小蘇蘇棵,香蘇草、野蘇、崩瘡藥、膜悠麻、里香薷、狗尾巴香、山香、鬼米香條、小野菝子、滿山香、小壩子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涼。
歸經
歸肺、胃、膀胱經。
功效
疏風解表,利濕。
主治
用於感冒,頭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
相關配伍
1、治感冒發熱,頭痛嘔吐:香蘇草9g,姜味草3g,防風6g。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2、治消化不良,腹痛:小蘇蘇棵乾花、葉適量。研末,拌紅糖少許,每服3-6g,溫開水送服。(《紅河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9-15g。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收,去雜質,曬乾備用。
形態特性
草本至半灌木。莖高0.3-1.5米,多分枝,枝鈍四稜形,密被白色微柔毛。
葉卵形,橢圓形至近菱狀卵形,長2-7.5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鈍,
基部圓形至闊楔形,邊緣具鈍鋸齒,近基部全緣,堅紙質,上面欖綠色,被粗硬毛,微皺,
下面灰白色,密被灰白色絨毛,側脈4-6對,與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明顯隆起,
細脈在下面清晰可見;葉柄纖細,長0.5-2.5厘米,腹凹背凸,密被白色微柔毛。
穗狀花序着生於主莖及側枝的頂部,長3-12厘米或以上,具長1.2-2.5厘米的總梗,由具梗的輪傘花序所組成,位於穗狀花序下部的輪傘花序疏散;
下部1-2對苞葉葉狀,但變小,上部呈苞片狀,披針形或鑽形,長1-3毫米,全緣,被灰白絨毛;
花梗長不及1毫米,與序軸密被灰白絨毛。花萼鐘形,長約1.5毫米,直徑約1毫米,外面被白色粗硬毛,萼齒5,相等或後2齒稍長,長約0.7毫米。
花冠白色,有時為紫或淡黃色,長約4毫米,外面被柔毛,內面近喉部具斜向毛環,
冠筒長約3毫米,基部寬1毫米,至喉部寬達1.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
長不及1毫米,先端微缺,下唇開展,3裂,中裂片圓形,邊緣齧蝕狀,長寬約1毫米,
側裂片短,半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伸出,花絲略被毛,花葯球形,2室。
花柱超出雄蕊,先端2裂。小堅果長圓形,稍壓扁,長約1毫米,淡黃色,光滑無毛。花、果期10-12月。
藥材性狀
莖呈方柱形,長30-150cm,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裂紋和白色短柔毛。葉對生,皺縮或脫落,
展平後呈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1-3cm,寬0.5-2cm,表面略綠色,有皺縮及粗毛茸,背面灰綠色,
密生灰白色短柔毛;葉柄長0.5-2.5cm。在頂端或葉腋可見假穗狀花序,花黃白色。氣香,味辛、涼。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疏風解表,利濕。主治感冒,頭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
目錄
參考來源
- ↑ 香蘇草 - 中藥材 -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