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野菜香心(李順)

野菜香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野菜香心》中國當代作家李順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野菜香心

說到野菜,我憶起20多年前的一樁舊事。那時我被抽調進縣委的一個駐村工作隊,在一個地處偏遠山區的村寨一呆就是三個月。農村開展工作不同於機關,白日裡農民兄弟要犁田耕地種莊稼,我們只有在黃昏時分農民收工回家後才手拿電筒走村串戶做政策宣傳工作。而在白天,想到村里群眾生活拮据,為了在吃飯的問題上不給村幹部添麻煩,我和組長有時候就叫上村裡的文書一起到山裡和田疇間尋挖野菜。這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差事,我們頭頂烈日忙活大半天,往往只能找到一些像魚腥草、馬蹄菜和野辣子棵之類可以食用的山茅野菜,其中以魚腥草的數量要稍多一些。魚腥草是一種生長在田埂上葉少根長的野菜,挖來後將其洗淨,摘去根莖上的細須切成小段炒吃或撒上鹽巴味精辣椒麵涼拌了吃,其味入口鮮脆清涼,很是下飯。

我們吃飯的地點是在一間曾是解放前地主老宅的耳房,現在整座宅院已是村幹部的辦公場所。吃飯時我們蹲在屋內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圍成一圈,吃着用柴火鐵鍋吊燜出的包穀飯,品嘗着辛辛苦苦找來的涼拌魚腥草和野菜湯,聽着身旁村幹部饒有興致大談村民投工投勞開山炸石鋪築鄉村道路後村子的發展前景,我心中不止一次升騰起勞動的喜悅,品味出野菜的另一番滋味。

不知不覺中,三個月的駐村工作很快就結束了,我依依不捨地打上背包行李,離開了這個被我認為是第二故鄉的小村莊。在縣城工作至今的漫長歲月里,我和家人會不時的到餐館裡吃飯,通常會品嘗到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菜,涼拌魚腥草便是其中一盤普通常見的副食野菜,我每餐必點,可怎麼也咀嚼不出多年前在小村裡的那種味道,更沒了那時特有的情趣與心境。

人有時是得相信緣分的,在闊別20餘年後,前年的春節前夕,我又一次走進了那座偏遠的小村莊。讓人欣喜的是,我看到的已不是昔日的茅草房和廣種薄收的田野,而是一幢幢大瓦房,一畦畦蓬勃生長的冬早蔬菜,一條條用水泥鋪就的村間小路,一根根接進農家小院的自來水管……目睹這一切,再聽村支書的介紹,我了解到了小村人多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苦幹巧幹,改變貧困面貌,敲開富裕之門的發展歷程。再別小村時,我和幾位村幹部又到村外的田疇里挖了許多魚腥草,因為小村富裕了,臨走時的那頓飯菜格外的豐盛,我不僅又品嘗到了十多年前的那種根香,也享受到了小村人用勤勞換來的樂境。

果香可以用味蕾來品味, 花香可以用嗅覺來感知,而菜香,卻需要用一顆智慧的心靈來品味。

勞動換來樂境,勞動解脫苦境。我堅信這一點!

[1]

作者簡介

李 順,男,漢族,70後,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