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牛(寓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牛,一群野牛過境,遇見了老虎。他們立刻排成一個圓形,臉沖外,把小牛們護在圓圈中間。   

原文

一群野牛過境,遇見了老虎。他們立刻排成一個圓形,臉沖外,把小牛們護在圓圈中間。他們看見有一頭牛帶着兩頭小牛在旁邊徘徊,就向他叫:

「快來參加呀,這是大家的事!」

那頭牛自言自語着:「我自顧還不暇呢,來管大家的事!」帶着兩頭小牛就往山谷里躲。

老虎無法攻那個圓圈陣,就撲上了山谷里的幾個。那隻牛越想越想不通,怎麼別人都沒事,只有他一家子要遭殃呢?後來忽然記起了一層道理,他只得嘆了一聲:

「命也夫,命也夫!」

老虎笑咪咪地說:

「我非常讚賞你的這種人生態度。」

——張天翼寓言(載《文藝生活》1948年10月15日 海外版第7期)

賞析

野牛與虎是生死對頭。猛虎要捕食野牛,但是,若遇上野牛齊心合力的抵抗,它也就無能為力了。你看,野牛排成圓圈陣,凶暴的虎便無法攻破;有一隻野牛自顧自的溜之大吉,結果成了虎爪下的犧牲品。這則寓言能衝破一般的構思,打破老框框,翻出新意,表現了作者的與眾不同。

比如,作品若只寫老虎攻不開野牛圓陣,卻輕易地捕殺了離群的野牛,那麼,就只能說明「一根筷子容易斷,一把筷子折不斷」的道理。又假如、寫離群野牛臨死前表示悔悟,嘆息:「哎,誰叫我獨自行動呢?」這也就沒有任何新穎之處。《野牛》別開生面,作者高度概括了社會上的某種現象,偏偏讓野牛臨死前這樣哀嘆:「命也夫,命也夫!」採用文言語氣,將那頭腦中充塞迷信思想,又迂腐十足的可憐模樣勾勒出來了。它真是至死不悟。明明是自己脫離戰鬥的集體而送命,反而埋怨命不好。戰鬥的野牛群若知道了,肯定會嗤之以鼻。然而,老虎聽了則很高興,它笑咪咪地大加誇獎:「我非常讚賞你的這種人生態度。」老虎從人生哲學的高度去分析這種現象,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一隻聰明的老虎。事實上,得到老虎的誇獎比挨老虎的罵要壞得多。對組成圓陣的野牛們,老虎絕不會稱讚,只能暴跳如雷,恨之入骨。因為那樣它就吃不上野牛肉,而只能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

這則寓言的側重點,集中在離群的野牛身上。作品的針對性是很強的,這是寫於解放前夕的作品,對那些企圖逃避革命鬥爭而自保的人,是諷刺揭露,也是勸說告誡。但除了具體的針對性,這則寓言還有極為廣泛豐富的內涵,故事告訴人們:面臨災難企圖僥倖自保,最終只能自取滅亡;而至死不悟又是最可悲可嘆的事。[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