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逢 最後的對話3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豆瓣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我教授的不是文學,而是愛。——博爾赫斯

★拉丁美洲文學巨匠人生最後兩年的對話實錄,一個包羅萬象的博爾赫斯宇宙:

關於想象、故鄉、遠方、時間、電影、友情,以及「對話」本身的對話

★迷人的腦洞集合,精妙的思想電波,智慧的終極象徵 | 坦誠,謙虛,簡潔有力

博爾赫斯是我讀得最多的作家,也許還是我最不喜歡的作家。我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只買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博爾赫斯的全集。我把它們裝在手提箱裡,每晚都讀,我喜歡他描寫事物的小提琴般的手法,我需要他的作品來探索語言。——加西亞·馬爾克斯

我對博爾赫斯情有獨鍾,因為在他看來,文學是一個由智力構建與統治的世界,一個嚴格按照幾何學排列的符號星座棲居其中。——卡爾維諾

魯迅和博爾赫斯是我們文學裡思維清晰和思維敏捷的象徵,前者猶如山脈隆出地表,後者則像是河流陷入了進去。前者是戰士,後者是夢想家。——余華

★最後的對話——名為博爾赫斯的「阿萊夫」

我們看到詞語的關聯和思想的變化,我們看到我們的頭顱和臟腑,看到你的心,我們覺得眩暈,我們感嘆,因為我們親眼看到了那個名字屢屢被人們提及,但鮮少有人走近的、神化般的存在:博爾赫斯的宇宙。

我們感到無限崇敬、無限欣慰。

博爾赫斯是一個名字。用它來做指引我們思想的信號並非隨意為之。在文學中,這個名字仿佛無限的、純真的神明;它的所有者是一個知天知地的人,闡釋天堂是圖書館的模樣,是整個世界的詩篇;在「最後的對話」中,它是智慧的象徵,在智慧中,語言早已超越對話本身的意義。

我們看到博爾赫斯,從各個角度在博爾赫斯中看到世界,在世界中再一次看到博爾赫斯。

作者簡介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1986)

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曾任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被譽為「作家們的作家」,代表作有《阿萊夫》《沙之書》《老虎的黃金》等。

奧斯瓦爾多·費拉里(1948— )

阿根廷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有《生命之詩》《自傳之詩》《存在之詩》,曾與阿根廷多位作家共同錄製電台對談節目。

短評

差不多可以腦補一集「長播客」,博爾赫斯作為主咖的那種。輕鬆愉快的那種。他聊德語的合成詞,聊卓別林的《城市之光》。你會很開心他也喜歡達爾文的《小獵犬號航海記》。你聽他聊友誼聊論爭,蛻去他作品裡晦澀的表達,生動鮮明,宛若老友。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