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學名: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國有大型企業

公司口號:科技創新 關愛永恆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簡稱:長安汽車)是一家集開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汽車公司,起源於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1996年10月31日註冊成立公司。

其主要產品有全系列乘用車、小型商用車、輕型卡車、微型麵包車和大中型客車,全系列發動機等,199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21年1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品牌榜》,長安以80億元人民幣品牌價值排名第166。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名稱: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國家:中國 年營收:70,595.2百萬元(2019年) 員工人數:39,138人(2019年) 註冊資金:796027.9811萬元人民幣 公司性質:國有大型企業 公司口號:科技創新 關愛永恆 總部地點:重慶市江北區建新東路260號 成立時間:1862年 經營範圍:汽車、零部件、汽車貿易 企業領導:朱華榮(董事長)

企業簡介

長安汽車的前身可追溯到1862年李鴻章在上海淞江創建的上海洋炮局,曾開創了中國近代工業的先河。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軍轉民的號召,正式進入汽車產業領域,逐步發展壯大.1984年,中國第一輛微車在長安下線。1996年從原母公司獨立,成立了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集汽車開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汽車公司,擁有2家上市公司(長安和江鈴)、4支股票。多年來,長安汽車堅持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自我積累、滾動發展,旗下有重慶、河北、安徽、江蘇、江西、北京6大國內產業基地,11個整車和2個發動機工廠;馬來西亞、越南、美國、墨西哥、伊朗、埃及等6大海外產業基地;福特、鈴木、馬自達等多個國際戰略合作夥伴;總資產820億元,員工6萬餘人。

發展歷史

長安前史

長安汽車的前身是上海洋炮局,由洋務運動發起人李鴻章於1862年(清同治元年)12月授命英國人馬格里和中國官員劉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廟宇中創辦。

1865年因李鴻章升任兩江總督,而遷到南京更名為金陵製造局,主要生產各種槍炮。

1929年改隸兵工署直轄,並更名為金陵兵工廠。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件爆發,金陵兵工廠被轟炸數次。為準備抗戰,兵工廠西遷重慶簸箕石和南岸銅元局(現長江電工集團有限公司),並在1938年3月1日恢復生產,在抗日戰爭中提供了彈藥3000餘噸,手榴彈三十萬餘發和各類槍械約五十萬隻,是整個抗戰期間最大的兵工企業,在軍統授意下於1942年在九龍坡區的楊家坪綠瓦樓中(原國民革命軍第8戰區司令部所在地,現為重慶理工大學行政樓,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秘密開辦了最早的"士繼公學",名義上為工廠的私立技工學校,實際是暗中培養抗戰武器裝備設計人才,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抗戰結束後1946年改名為21廠技校,後來成為重慶理工大學的前身,解放後劃歸兵器工業部和國防科工委,為保密以長安代號50開頭,編為代號5077的一個研發單位,實際是一所軍事工業高等學校,後解密成為重慶理工大學後,電台、校辦工廠乃至校園BBS皆一直保留5077的呼號。

1957年重慶兵工廠,開始試製長江牌46型吉普車,並在1958年試製成功,並參加了1959年的國慶閱兵儀式。1963年底停產,累計生產1390輛,停產後將技術資料轉交北京汽車製造廠,成為聞名於世的北京吉普。

1994年,長安機器廠和江陵廠合併成立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上市成立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以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安集團」)作為獨立發起人,以其與微型汽車及發動機生產相關的經營性淨資產及其在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權,折股5.0619億股投入,並於1996 年10 月31 日以募集方式向境外投資者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2.5億股而設立,總股本為人民幣7.5619億元。長安汽車領取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渝經28546236-3 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1997年5月19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長安汽車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1.2億股。

關係調整

2005年12月,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的最終控股公司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南方集團」)以其全資子公司長安集團持有的長安汽車普通股850,399,200 股作為對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方汽車」)的部分出資,南方汽車因此成為長安汽車的母公司。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於2006 年3 月30 日登記確認,長安集團所持長安汽車的國有法人股已過戶給南方汽車。

2009年7月1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總局核准,長安汽車的母公司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汽車」)更名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長安」)。隨後,長安汽車的關聯企業的股權關係也進行了調整。

2015年12月3日,長安汽車與高德集團成戰略合作。未來旗下研發的新一代互聯網地圖導航產品將入駐多款車型,為用戶提供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務。[1]

2016年2月長安汽車與科力遠共同發布公告稱,重慶長安汽車擬與浙江吉利集團、湖南科力遠、昆明雲內動力就投資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CHS)有限公司簽訂《增資擴股框架協議》。[2]

2016年4月20日,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共有12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廣告宣傳費用,公司廣告費用逾10億元。

2018年4月18日,長安獲得重慶自動駕駛測試牌照。[3]

2018年7月1日,中國重慶長安汽車和福特汽車組建新的全國銷售服務機構,取代現有的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銷售分公司。[4]

2018年8月25日,長安汽車正式發布「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宣布到2020年將停產非聯網汽車,實現100%聯網,100%搭載駕駛輔助系統。[5]

2018年9月4日,長安汽車與鈴木株式會社及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協議,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股權及10%股權。2018年12月31日前股權交割。

2016年5月18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為實現長安汽車全系新能源車型在深圳市場銷售,長安汽車擬獨家出資5000萬元設立深圳長安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 司。此次投資設立深圳服務公司目的是為了實現長安汽車全系新能源車型在深圳市場銷售,支撐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2016年10月17日,蓋世汽車整理了2016年9月中國車企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排行榜,重慶長安汽車的銷量為117045輛。

2016年10月18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關於2016年北京市擬撥付第三批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金的公示》,獲補貼的公司分別為重慶長安汽車、北京汽車(01958)、北汽福田、北京現代及江蘇九龍汽車。

2017年4月13日,長安首款MPV凌軒正式下線,同時也標誌着長安汽車兩江基地新工廠的投產啟用。

2017年6月,長安CS55的預售價已經曝光,其預售價區間為9.8-14萬元。新車為一款緊湊級SUV,定位在CS35和CS75之間,有望2017年7月26日上市。

2017年7月26日,長安旗下全新緊湊型SUV車型——CS55正式上市銷售。新車的預售價區間為9.80-14.00萬元。

2017年7月,長安官方公布了其未來新車計劃,其中凌軒1.5T自動擋車型於2017年9月份正式上市銷售。

下屬企業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長安」)於1996年10月31日在中國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重慶長安位於重慶長江和嘉陵江兩江匯合處,是一家開發、製造、銷售全系列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汽車公司,其主要產品有全系列乘用車、小型商用車、輕型卡車、微型麵包車和大中型客車,全系列發動機等,年汽車生產能力達100萬輛以上,年發動機生產能力110萬台以上。

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6月,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占51%)、日本鈴木株式會社(占25%)、日本雙日株式會社(占 14%)、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占10%)四方持股,公司註冊資本19000萬美元,投資總額55500萬美元。

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2001年4月,世界領先的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中國的百年企業—長安汽車共同簽約成立了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長安福特),並於2003年初正式投產。2006年3月,馬自達汽車公司參股長安福特,公司正式更名為「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三方持股比例為:長安50%,福特35%,馬自達15%。成立5年多來,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發展迅速,已經成長為一個跨地域和多品牌生產、經營能力的大型現代化汽車企業。

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安馬自達,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聯合組建的中日馬自達合資企業,是馬自達品牌在中國重要的產品銷售網絡之一。承擔着馬自達2、馬自達3(08年1月開始銷售)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建設、市場銷售和銷售網絡建設的全面市場營銷工作。

長安福特馬自達發動機有限公司,2005年9月27日正式掛牌成立。公司地處江蘇省南京市的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福特汽車公司、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共同出資組建。公司註冊資本13920萬美元,其中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出資6960萬美元,占股份的50%,福特汽車公司和馬自達汽車公司分別占股份的25%。

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長安汽車集團東進橋頭堡,2000年6月由重慶長安和南京東馳汽車集團合資英文標識組建而成。經過多年的滾動發展,公司註冊資本達60181萬元、年生產能力達10萬輛,擁有員工1500名。

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成立於2002年7月8日,董事長徐留平。公司註冊資本2.65億元。公司擁有集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為一體的生產線,具備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廠區占地面積300餘畝,整車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5萬輛。

長安汽車北京公司成立於2010年8月,位於北京房山區竇店高端製造業基地核心區內。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占地面積2300畝,總投資115億元,分兩期建設。

管理團隊

朱華榮:董事長、黨委書記

王俊: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袁明學: 常務副總裁

劉 波:執行副總裁

何朝兵:執行副總裁

張競競:執行副總裁

李 偉:執行副總裁

華騳驫:紀委書記

譚本宏:執行副總裁

劉正均:執行副總裁

張德勇:總會計師、黨委委員

葉沛:副總裁

趙非:副總裁

陳偉:副總裁

李名才:副總裁        

企業文化

風化百代,雨潤萬物,水不爭而莫之能勝,這是自然的力量。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這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易經》賁卦中說:「觀夫天文以察時變,觀夫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人文也」。之於企業,文化是根,是靈魂,是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頭,是基業長青的原動力,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理念、思維模式以及共同信念和員工行為規範的總和。

長安汽車領先文化理念體系,既源於歷史的傳承,又基於現實的創新,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前瞻把握。長安汽車文化理念體系也是一個開放、成長、創新的體系,她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創新。

長安使命

引領汽車文明,造福人類生活

長安願景

打造世界一流汽車企業

長安價值觀

客戶為尊 員工為本 誠信敬業 持續改善

長安精神

自我批判 激情創新 科學理性 勇於奉獻

長安準則

戰略前瞻 市場牽引 科技驅動 成本領先 全員參與 高效執行

企業業績

2012年,長安汽車(000625)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0.44億元,同比下降3.3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億元,相比於2011年同期的10.4億元下降45.19%;每股收益0.12元。

2016年4月,根據長安汽車業績預告,2015年度其實現淨利潤93億元至10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23%~33.58%。長安汽車表示,業績增長原因在於合營企業長 安福特新品銳界、金牛座上市,福睿斯的銷量同比大增。此外,重慶長安本部CS75、CS35等銷量亦實現同比大漲,本部實現盈利。2015年,長安汽車累計銷售277.65萬輛,與銷量排行第三名的一汽集團差距已縮至10萬輛以內。中國6大國有汽車集團中,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去年首 次衝破100萬輛,全年累計銷量100.7輛,同比增長30.9%,位居中國品牌的銷量榜首,同時也是惟一實現產銷雙破百萬的自主品牌企業。[9]

2016年4月,公布2016年一季度乘用車前十企業排行榜,長安汽車排名第5。

2016年4月29日晚間,長安汽車公布2016年一季報,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3.38億元,同比增長6.27%;實現淨利潤26.73億元,同比增長7.16%,每股收益0.57元。2016年一季度,公司累計生產汽車78.2751萬輛,同比增長5.36%;銷售汽車83.8519萬輛,同比增長4.20%。

2017年4月,長安汽車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長安汽車的營業收入為176.67億元,同比下降8.64%,其中,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為24.01億元,同比下降10.16%。

2017年9月,長安汽車發布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長安汽車在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335.6億元,同比下滑6.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6.2億元,同比下降15.9%。

2017年10月25日,長安汽車披露三季報,公司前三季營收514.31億元,淨利58.11億元,分別同比下滑4%、25%;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報告期內,公司存貨增長3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下跌88.48%,公司購買商品付現、支付的各項稅費增長幅度大於銷售收現、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的現金增長幅度。

2018年4月26日,長安汽車發布2018年一季度財報,公司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200.11億元,同比增長13.26%;汽車整車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3.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92億元,同比下降42.04%,汽車整車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5.25%,公司每股收益為0.29元。

2019年8月30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8.76億元,同比下滑16.18%;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為-22.4億元,同比下滑239.17%,虧損幅度創下歷史新高;基本每股虧損0.47元。

2020年4月30日,長安汽車發布了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705.95億元,同比增長6.48%;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26.47億元,上年為盈利6.81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虧損47.62億元。2020年一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115.64億元,同比下降27.8%,但是卻實現了歸母淨利潤6.31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20.96億元,同比大幅扭虧。[16][17]

2020年8月30日,長安汽車披露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7.82億元,同比增長9.73%;淨利潤26.02億元,同比扭虧。

戰略合作

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

2017年4月9日,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在北京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意向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面且深入的合作,以共同推動智能化服務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長安汽車與中策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6日,長安汽車與中策集團戰略合作簽字儀式在長安汽車總部大樓舉行。長安汽車總裁張寶林與中策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沈金榮出席儀式,長安汽車副總裁崔雲江和中策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葛國榮代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

張寶林指出,長安汽車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企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特別是1-10月,累計實現銷量172.3萬輛,同比增長23.4%。長安汽車與中策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不僅是雙方加強溝通、深化交流、相互提升、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雙方面向未來,構築更高、更新發展平台,共同提升產業鏈價值的戰略需要。

2017年4月19 日,今年上海車展第一天,英特爾和長安汽車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2017年6月,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PSA)與長安汽車簽署協議,將共同向雙方在華合資企業長安標緻雪鐵龍(CAPSA)投資36億元人民幣,提高DS品牌深圳工廠的產量。

2017年10月13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與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在雲棲大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聯合實驗室,進行人工智能、車載應用以及信息安全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2017年12月1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湖北武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長安汽車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4]、東風汽車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2018年2月7日,長安汽車與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設面向未來的新能源共享汽車服務體系。

2018年4月12日,長安汽車與騰訊公司正式簽署智能網聯汽車合資合作協議。

2018年4月16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長久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潤立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已共同簽署了第二品牌備件合資合作協議,成立全新的合資公司。

2018年7月4日,長安汽車與華為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各自技術和產品優勢的基礎上建立聯合創新中心,促進汽車智能化發展,為中國汽車消費者創造5G時代人、車、生活一體化的移動出行新空間。

2018年7月5日,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

2018年7月,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署移動出行意向協議書,確定整合三方優勢資源,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共同打造出行服務品牌。

2018年8月17日,由長安汽車與蔚來共同出資打造的合創公司「長安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南京江寧開發區。該合創公司在股權分配上進行了創新。長安汽車與蔚來持股比例各占 45%,另外 10% 的股份將由管理層持股,並以此來吸引全球人才。

2018年8月23日,長安汽車與百度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重慶舉行。雙方將在自動駕駛全技術鏈流程、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車聯網等領域探索合作,力爭實現從項目預研到支持量產的技術落地,以及相關合作領域技術方案確定和產品搭載。

2018年9月,長安汽車與中移智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圍繞智能網聯汽車、LTE-V/5G自動駕駛、企業信息化、大數據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打造5G時代下的智慧生活。

2018年12月21日,兵裝集團及旗下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在北京簽署《T3科技平台公司合資合作意向協議》,三方將合資組建T3科技平台公司,打造高效率、高品質、高安全、可信賴的出行服務品牌。

2019年1月15日,長安汽車聯合華為成立5G車聯網聯合創新中心,雙方在智能化與新能源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長安汽車依託華為在5G技術的創新能力,推進長安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快速發展,打造5G時代人車生活一體化的移動出行新空間。

2021年1月18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各自優勢資源,在智慧出行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合力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攜手推動汽車產業智能化的技術發展。

榮譽記錄

2016年3月,重慶長安汽車進入2016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排行榜。

2016年5月12日,中國品牌價值500強評審委員會揭曉第十屆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長安排名第57名。

2016年5月,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狹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位列第6位,在廣義乘車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第7位。

2016年7月13日,2016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布,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6。

2016年10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行信息發布會,公布了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交叉型乘用車生產企業,長安汽車排名第5。

2017年1月3日,2016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公布,長安汽車排名第108。

2017年4月26日,《2017BestChinaBrands》(最佳中國品牌排行榜)正式發布,長安汽車排名第48。

2017年5月10日,由新浪財經、新浪科技、微博共同主辦的「網友心中知名中國品牌」評選活動TOP10榜單出爐,長安汽車排名第7。

2017年5月10日,長安汽車位列「網友心中知名中國品牌」排行榜第7。

2017年5月26日,由新華網主辦的「為中國品牌點讚」——2017中國品牌高峰論壇發布2017中國品牌100強,長安汽車位列24名。

2017年7月31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17年中國500強排行榜,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3位。

2018年5月,2018年「外灘·中國品牌創新價值榜(TOP100)」發布,長安汽車排名第32位。5月,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長安汽車排名第45位。

2018年7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95位。

2019年7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19《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36。

2019年12月,長安汽車榮獲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企業)指數100榜單排名第77位。

2018年5月,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團委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

2018年8月23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L4級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被評為首屆智博會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

2018年9月20日,長安汽車榮獲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最具影響力品牌。

2018年12月9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

2019年11月22日,入選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第一批)名單。

2019年12月13日,重慶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發布2019重慶企業100強名單,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位。

2019年12月12日,《匯桔網·2019胡潤品牌榜》發布,長安汽車以45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183。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排名第77位。

2020年1月11日,「201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優榜單」發布,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82位。

2020年3月2日,長安汽車「智能駕駛艙域控制系統」項目入圍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入圍揭榜單位」名單。

2020年3月,在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0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汽車品牌」排行榜(Automobiles 100 2020)中,長安汽車排名第72。

2020年5月,「2020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發布,長安汽車排名第86位。

2020年7月27日,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46。[1]


2021年1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品牌榜》,長安以80億元人民幣品牌價值排名第166。

企業事件

召回事件

2013年1月14日長安汽車接到1例用戶投訴機油乳化現象後,迅速進行調查驗證,發現CS35曲軸箱通風系統管路在低溫時,尤其在冬季濕寒地區長時間怠速或短里程用車後,容易出現油氣中水汽凝結,存在機油乳化風險。1月29日長安汽車發布解決措施,優化曲軸箱通風系統管路設計,杜絕機油乳化隱患。

針對2013年1月16日開始有用戶反映機油口蓋存在乳化物,長安汽車於2013年3月4日在重慶召開媒體溝通會,宣布因存在機油乳化風險,正在按國家召回程序,實施主動召回旗下SUV車型CS35。

2013年3月4日長安汽車再次宣布對CS35發動機艙保溫能力進行提升的優化方案,進一步減少一些用戶擔心的機油口蓋乳化物現象,最大限度消除用戶抱怨。長安汽車正進行相關零部件的組織生產,2013年3月31日起為用戶免費實施優化方案。

為使廣大車主放心,長安汽車同時對2013年3月31日以前銷售的所有CS35提供發動機相關部件質保延長1年或2萬公里承諾。

長安歐力威召回37861輛 蓄電池可能短路造成自燃[2]

因蓄電池可能短路造成車輛自燃,國家質檢總局2014年6月14日通報稱,即日起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召回2013年2月3日至2014年4月20日期間生產的長安歐力威汽車,共計37861輛。

據介紹,這些車輛的蓄電池壓板由於設計不合理,在蓄電池壓板鬆動的情況下可能造成蓄電池短路,極端情況下會造成車輛自燃,存在安全隱患。

長安召回奔奔i/奔奔LOVE車型 共30886輛[3]

2015年12月,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5年12月26日起,召回2006年9月8日至2010年12月25日(含)生產的長安奔奔(奔奔i、奔奔Love)汽車,共計30886輛。

環保問題

2013年11月,重慶市環保局公布了《行政處罰公示(2013年10月份)》,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收到3張罰單,被罰23萬。其中因污染事故被罰10萬。

重慶市環保局《行政處罰公示(2013年10月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