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市青木關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重慶市青木關中學抗日戰爭孕育了青木關中學,解放戰爭催生了青木關中學」。1946年10月,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在原中央大學附中、社會教育學院附中的基礎上,兼容其它13所國立中學不能復員的師生,建立了民國教育部直屬中學——國立青木關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86畝,面向全市招生,辦學規模為1個年級12個班級,共有6個年級,總體不超過2400人。

硬件設施

學校擁有獨立的教學大樓,有集微機室、多功能廳、電教室、美術畫室、美術作品收藏室、圖書室、閱覽室、理化生實驗室、通用技術實驗室於一體的綜合樓。此外,學校還建有各類運動場地、學生公寓樓、食堂等設施。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學校[1]

師資力量

教職工182人,專業教師144人,中高級教師106人。有7人次被評為「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和「重慶市骨幹教師」,有12人次被評為沙區「骨幹教師」,38人次被評為沙區「優秀教師」,14人次被評為沙區「先進個人」,12 人次被評為沙區「優秀黨員」。在國家級論文及比賽活動中,有5人次獲一等獎,41人次獲二、三等獎。在市級論文及比賽活動中,有3人次獲一等獎,34人次獲二等獎,60人次獲三等獎[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