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歷史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慶歷史文化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重慶歷史文化是重慶地區經過長期發展形成的一種區域文化。包括移民文化,步行街文化,巴渝文化陪都文化

名稱由來

因古代流經重慶的嘉陵江稱為渝水,故重慶古名為渝州,至宋徽宗年間,改名為恭州。宋孝宗於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2月禪讓於宋光宗,光宗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國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室藩王入承大統者,其原封邑即稱為「潛邸」,例於即位大典中升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為重慶府。對於命名為重慶現有三種解釋:

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為一慶,後又由恭州承嗣天子大位,這是二慶,故美其名曰「重慶」;

宋光宗即位時,其祖母憲聖慈烈皇后尚在,稱壽聖皇太后,其父親孝宗稱太上皇,這二位均臨視了光宗的登基慶典,故曰「重慶」,於是恭州就被命曰「重慶」府;

明代《蜀中廣記·郡縣古今通釋·重慶府》所載:「重慶者,以其介紹、順二慶之間也」,即因重慶之南為紹慶府(治今彭水),之北為順慶府(治今南充市),重慶介乎其間,所以稱「重慶」。

特色文化

吊腳樓

重慶城依山而建、兩江環抱,平地缺乏。由於地勢的緣故,絕大多數的建築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而傳統的重慶沿江民居,都是由幾根木料撐着的一間木樓的「吊腳樓」。吊腳樓是重慶獨有的傳統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東漢以前。近年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這一建築形式已在重慶市區絕跡,僅在磁器口和江津區中山鎮等古鎮裡保留有原汁原味的古老吊腳樓建築。新修建的洪崖洞吊腳樓民俗建築群即意在恢復此項傳統建築。另外,合川區在南津街的涪江沿岸也新修了大量的臨江吊腳樓風格的房屋,頗具傳統的重慶沿江民居特色。

移民文化

重慶市區是歷史最近200年內移民形成的五個特大城市之一,另外四個為香港上海深圳石家莊。而重慶自古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在200年前,重慶僅僅是長江邊的一個縣城,人口不足十萬,城市規模尚不如屬於重慶郊區的萬州和涪陵,與四川省的自貢、宜賓皆不能比。然而,經歷了湖廣填四川、抗戰江浙滬內遷、三線建設三次大規模移民潮,主城區內移民占到總人口的80%多,人口從1916年的28萬激增到1945年時的262萬,30年時間內人口增加了10倍,在1945年時就已經超過廣州和天津、漢口成為人口僅次於上海和北平的國內人口數量最多的三個城市之一。在1954年重慶直轄市重新併入四川省時,已經超過成都成為四川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移民文化的結果也直接造成了重慶主城區與直轄時併入的郊區經濟的懸殊差距和各區縣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在重慶主城區中,祖輩為土生重慶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近70年來廣東、湖南、上海、江蘇、安徽籍移民的後代,在重慶農村則基本上為本地居民,因此在語言文化、習慣和風俗上,重慶市區與郊區差異較大。在明代,白蓮教起義導致四川、貴州人口毀滅性滅亡,四川省人口僅存50萬,重慶城內更不足5萬人。大量湖南、湖北、廣東籍居民進入重慶,史稱湖廣填四川,曾經一度占重慶市區人口的70%以上,徹底改變了人口結構和語言,湖廣移民帶來了「葉」、「黃」、「胡」等廣東姓氏。在語言上,重慶方言所屬的西南官話成渝片。

來到重慶的移民因為數量眾多,興建會館之風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在重慶盛行,各省移民各按籍貫在重慶分別建立會館。從乾隆年間至光緒十七年(1891),重慶建有八大會館,即南華宮(廣東)、列聖宮(浙江民館和商館)、天上宮(福建)、禹王宮(湖廣)、萬壽宮(兩江)、江南館(江蘇蘇南地區)、三元廟(陝西)、山西館(山西晉商商館)。光緒十八年(1892),雲南、貴州來渝商人亦建立了會館性質的"雲貴公所"。各會館設首事一人,主持館務。其職責是維護本省商人權益,參與地方有關各項活動。現保留最完好的是位於重慶渝中區的湖廣會館。

步行街文化

步行街是重慶的一大特色。解放碑步行街位於重慶主城區渝中半島解放碑中央商務區,是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1997年建成,建成時占地2.24萬平方米,經過2004年改造後占地為4.17萬平方米,步行街內擁有各類特大型商場27個。與全國其他各大城市不一樣的是,重慶主城區各組團都有一條以上的大型步行街,比如:觀音橋步行街,楊家坪步行街,沙坪壩步行街。重慶主城區的各條步行街不管在數量還是銷售額上都在全國排名前列,一度是其他城市爭相學習的榜樣。除主城區大型的步行街以外,區縣也有商業步行街發展,如萬州區筍塘步行街和合川區久長路步行街等。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代表:渝菜、龍門陣、重慶方言(渝語)、戰時首都文化、川劇、袍哥文化、碼頭文化、川江號子、蜀繡等。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古是地域指代,今主要指重慶)文化起源於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薰陶、險惡的環境,煉就一種頑強、堅韌和驃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戰而稱。大山大川鑄就了重慶男兒熱情似火而又堅韌豪邁,女兒柔情似水而又英氣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區還包括四川省的廣元,南充,巴中,達州和廣安五市,大體以嘉陵江為界。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為巴文化區輻射區域)。

川劇:是巴文化、蜀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是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川劇中的「變臉」、「噴火」、「水袖」等絕活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着不盡的妙味,川劇為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川江號子:川江號子是川江船工們為統一動作和節奏,由號工領唱,眾船工幫腔、合唱的一種一領眾和式的民間歌唱形式。重慶到宜昌1000多公里的長江江段俗稱川江,航道艱險,險灘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因此,在滾滾川江上,產生了許多歌詠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謠——川江號子。重慶和四川東部是川江號子的主要發源地和傳承地。

學術界普遍認為川江號子是長江水路運輸史上的文化瑰寶,是船工們與險灘惡水搏鬥時用熱血和汗水凝鑄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傳承歷史悠久、品類曲目豐富、曲調高亢激越、一領眾和和徒歌等特徵。它的存在體現了自古以來川江各流域勞動人民面對險惡的自然環境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和粗獷豪邁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徵。同時,在音樂形式和內容上,其發展也較為完善,具有文化歷史價值。2006年5月20日,川江號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擺龍門陣:自古以來巴渝人民又喜歡"擺龍門陣"(聊天、講故事之意),民間口頭文學有着廣泛的群眾基礎,直至今日喜歡"擺龍門陣"依然是重慶民間文學的一大特色。

碼頭文化:重慶曆來是長江上游水路交通樞紐,江邊碼頭林立,商船穿梭頻繁,旅人來往如鯽。中國西南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這裡都有交融,加上重慶自己獨特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碼頭文化。重慶的碼頭文化主要包括方言藝術和茶館文化。

袍哥文化:是指哥老會、天地會、袍哥會等民間秘密結社內部的江湖義氣對城市文化的那部分影響。如今在主城區只有在沙坪壩區的磁器口古鎮可略為感受舊時文化。

蜀繡:又稱「川繡」,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工藝的總稱。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包括12大類共122種針法,講究「針腳整齊, 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其產地主要集中於成都、重慶、溫江、郫縣等地。蜀繡具有悠久的歷史,與蜀錦一起被稱為「蜀中之寶」。蜀繡的特點概括為「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過於齊整,色彩鮮麗。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陪都文化

抗日戰爭爆發,隨着日軍於1938年10月占領廣州、武漢,國民政府從南京遷都重慶,並將之定為"陪都",實為"戰時首都"。重慶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中心。抗戰時期的重慶,同美國的華盛頓、英國的倫敦、前蘇聯的莫斯科一起被列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歷史名城,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戰場的指揮中心,也是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政治舞台。7年中,留下諸多遺蹟、軼事,使陪都遺蹟成為重慶今天獨特的人文景觀。

抗戰時期,隨着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成了內遷工業、學校的集中地,今天重慶許多大企業前身,都是當年南遷的企業。如當年的鋼鐵廠遷建委員會(今重慶鋼鐵集團公司)、第25廠(今嘉陵廠)、第1廠(今建設廠)、第24廠(今特殊鋼廠)、第21廠(今長安廠)、第20廠(今長江廠)等,盧作孚的民生公司也在那個時候遷至重慶的北碚區。大批有志於民族復興、抗日救亡的青年學子紛至沓來,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學者來渝執教,眾多文化藝術界名流也來渝工作定居,諸如郭沫若、柳亞子、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鴻、老舍等,使陪都文化興盛一時,重慶成為了當時四川省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學府雲集的重慶文化區沙坪壩成為當時大後方著名的「文化壩」,重慶大學校園裡還保留着國立中央大學的舊址。從這裡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著名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丁肇中教授、中國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設計者之一王家聲等。

在1937年到1944年間,重慶作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來自浙江、湖南、安徽、湖北、江蘇、上海等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百萬移民遷往重慶及其周邊地區,這一群體被重慶本地居民稱作「下江人」。另外,國民革命軍空軍的作戰飛機,美國志願飛行團「飛虎隊」都曾經駐紮在重慶。

重慶是中國戰場最激烈,雙方損失最嚴重的空戰戰場之一。據統計,在重慶大轟炸中,日機空襲重慶共達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傷14100人,炸毀房屋17608幢,有30所學校曾被轟炸。國民革命軍空軍出動3117架次,擊落日機191架,擊傷400餘架,擊斃日軍飛行員375人,中國軍隊損失飛機277架,有224名空軍飛行員在空戰中犧牲。重慶是中國戰場上最大規模的空戰戰場。

後蔣介石在渝中區鄒容路與五四路口設立「精神堡壘」,昭示國民政府與重慶人民抗戰到底,願戰敗而亡不願投降而亡的決心。在渝中區人民公園有重慶市消防人員殉職紀念碑,在校場口得意世界附近亦有重慶大轟炸紀念遺址。

據1980年代不完全統計,重慶的陪都遺蹟有近400處,隨着重慶數十年大規模建設,有些遺址已不復存在。現存有代表性的遺蹟主要有兩類,一是蔣介石、宋美齡等要人的官邸、舊居;二是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戰在渝留下的紀念地,如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的舊址。位於重慶南山上的黃山國民政府遺址與總統官邸和位於渝中區的紅岩村遺址(原屬沙坪壩區)是重慶抗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保存最完整和相對集中的一處文物大遺址。

重慶索道

重慶是全世界範圍內為數不多的,將索道作為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

重慶市有兩條過江索道,聯絡長江和嘉陵江兩岸,均位於主城區:

長江索道:建成時間1986年,從渝中區新華路站跨長江至南岸區上新街站,南岸有休閒娛樂區南濱路,北岸臨近解放碑中央商務區。

嘉陵江索道:建成時間1983年,自渝中區滄白路站,橫跨嘉陵江上空,與江北區金沙街站相連,北岸有新建成的重慶大劇院和重慶科技館,南岸有洪崖洞風景區。

過江索道在建成初期極大地方便了河流兩岸的通勤,但是在各大跨江橋樑修通之後,索道的乘客日益減少,然而,隨着重慶夜景的聞名,以及索道附近休閒娛樂區的興起,過江索道重新發揮出了價值,成為旅遊景點。

嘉陵江索道的基樓位於規劃中的千廝門嘉陵江大橋的線路上,面臨拆除或者搬遷的危險,索道作為重慶市民的集體記憶,拆除事件在重慶市民中引起廣泛的討論,類似於香港皇后碼頭的拆遷爭議。嘉陵江索道已於2011年3月1日正式停運,是否在千廝門大橋竣工後恢復運營或者易地重建仍在討論中。[1]

參考文獻

  1. 重慶歷史文化豆丁網,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