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釋量論

圖片來自kingbooks

釋量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五大論之一,源自於法稱論師敘述印度的因明學。

又譯《量釋論》、《量評釋》。是印度因明學史上的重要著作[1]。本書是對陳那《集量論》所作的注釋。此書古代未曾漢譯,1980年由法尊法師由藏文譯成漢語[2]

目錄

內容

該書共四品[3]

  • 第一為自比量品,闡述立論者本人引生比量智所必須之條件,如正因等。
  • 第二為成量品,闡述《集量論》之歸敬頌義,成立如來為量士夫之理。
  • 第三現量品,闡述現量之定義、差別以及似現量等。
  • 第四為他比量品,廣釋能立因之得失,闡明使他人引生比量智的方便。

比《量決擇論》多一成量品,系曲《集量論》的皈敬頌鋪展開來的。在講比量時沿用陳那的「因三相」說而有所補充和修正;關於因的分類、三支比量的具體安排也與陳那有所不同;其佛學體系乃依小乘經部義,與陳那之依大乘唯識義不同。在西藏有賈曹傑·達瑪仁欽克主傑·格雷貝桑達賴一世等的註疏甚多,為格魯派學制規定必修課程之一[4]

參考文獻

  1. 姚南強主編. 因明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3: 167. ISBN 7-5326-2389-0. 
  2. 王志遠主編. 中國佛教百科 第1卷 歷史·人物·典籍. 北京:華齡出版社. 2008.04: 127. ISBN 7-80178-517-7. 
  3. 林驤華主編. 外國學術名著精華辭典 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07: 196–197. ISBN 7-208-01540-6. 
  4. 任繼愈主編. 宗教大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08: 743. ISBN 7-5326-0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