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醉品暮秋(張榮一)

醉品暮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醉品暮秋》中國當代作家張榮一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醉品暮秋

秋,是四季代名詞,一年四季不可無秋;秋,是自然獻給地球的畫展,讓人看到自然別樣的美;秋,是那漫天的落霞,作為初春和盛夏的傳遞者,象徵着一年最美的精華,淋漓的展現。

秋風起,雁將離,帶着這一年的時光,逐漸消逝在燦爛的丹霞里,漸行漸遠,像詩和遠方,融入甜美的畫卷

時間真是不等人啊!暮秋就好像暮年的老人,杵着那歷經歲月的拐杖,踱步於門庭前,踏着滿地疊疊的落葉,行走在被秋染紅的庭院或曲徑中,樹上的落葉仍然緩緩的飄落,些許會停留在老人的襯衫上,面對這些,老人那看似布滿皺紋的臉上泛起晶瑩的淚滴,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的天真快樂,青年的揮汗如雨,中年的風度翩翩,一切盡在回憶,一切也正在開始,老人多想再回到過去,但歲月不會為了任何人而停下自己的腳步,年輪在向前,時間不止步,只有珍惜當下的時光,在珍惜中保留,在珍惜中成長,珍惜會留住美好的,不虛度光陰,就不會後悔,因為你已將這一切進入了心裡。

秋天是回報,經過一年勞苦,終將迎來豐收。田間地頭的糧食豐收了,我看見農民洋溢着笑臉,一片金黃,那燦燦的麥浪是這一切最好的證明;落葉豐收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樹葉經歷了早春的發芽,夏天的繁茂,毫無保留的綻放自己,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去點亮自然、豐富自然、擁抱自然,到了秋天再奉獻自然完成自己的落幕;秋風豐收了,風從八方起,過之即黃,卷之即落,它為自然的更迭,稻穀的收穫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它是給予者也是剝奪者,還是貢獻者。

秋雨如絲,盡染秋色。獨坐窗前,聆聽雨的聲音,仿佛奏起柔和的樂章;青青石板,樹影朦朧,像徐徐展開的秋雨捲圖,一直延伸至最深處;一場秋雨一場寒,那寒意不覺間從四面八方湧來,古時的詩人好以秋雨襯思情,涼確實能讓人想起很多,蕭蕭涼意,道出多少不為人知的思緒。

如果說春雨是綠的,夏雨是紅的,那秋雨就是藍的。藍,象徵憂鬱也象徵着平靜和深邃,不論任何象徵,都是人為賦予的,帶有人的情感和認知色彩,其實,秋雨只是大自然渺渺的一葉方舟罷了,自然的千變萬化是人所不能企及的,但正因為這種各式各樣,才有了美麗富饒的大自然,神秘的秋雨,神秘的秋風,神秘的秋。

風光不老,人心不止,今年的暮秋,明年還有,自然是輪迴的,但是今年的風景是唯一的,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人即是如此,自然又怎能不如此呢?

珍惜當下,莫要到暮年回首時儘是滿滿的遺憾,任何一個時刻都有這一時刻的意義,每一分每一秒,要向前看,品味時光,品味人生,品味生命。

[1]

作者簡介

張榮一,江蘇溧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