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酸豆樹下(黃平)

重新導向頁面

《酸豆樹下》中國當代作家楊福果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酸豆樹下

蘭的娘家住在靠近石碌河邊的地方,院子裡有一棵酸豆樹

酸豆樹有三十多年樹齡,十多米高,二人合抱粗細,挺拔魁梧,直入雲天。樹冠從院子的圍牆頂端向外伸出,搭起了一個天然綠色涼棚,遮天蔽日,圈起一片綠蔭天地。

濃密的樹葉與淡黃色的花兒相依相伴,風吹過枝頭,樹下便落英繽紛,細細碎碎灑了一地。

這樹,不分季節開花結果。每一次花開後,樹冠上便陸續結出一條條一串串的莢果。像掛着滿樹的風鈴,高低錯落,在白天的陽光下生長,在夜裡的清風中搖曳,滋潤晨露,沐浴風雨。

酸豆成熟後,果核開始乾枯,果蒂斷了,從樹上脫落,掉在地上。有的呢,得有人上樹摘,摘不到的,就使勁搖那樹枝,熟透了的酸豆,便噼里啪啦落了一地。

剝開鬆脆的殼,將酸豆掏出,放進玻璃瓶子裡,一層層撒鹽巴,結結實實地壓了滿滿一罐,可以吃上一年了。

炎熱的夏天,煮上一鍋酸豆湯,放點糖,在冰箱裡冷藏後,喝一口,酸酸甜甜清涼爽。喝上幾大杯都不過癮。

煮魚湯時放幾顆酸豆,最好再來幾片酸豆葉,魚湯的味道更是鮮美。

有的人喜歡空口生吃酸豆,半生不樹的酸豆很嫩,可以連皮帶肉吃,邊吃進口裡邊吧嗒邊眨眼皺眉頭。多數人還是喜歡熟了的醃製後的酸豆。

待樹上果子摘完了掉完了,又該接着開下一輪花了,如此不停地繁衍生息。

一棵樹,三十載歲月流逝,見證了多少人和事的變化。

酸豆樹的主人—蘭的父親,一位每天很早便起床吃早餐然後上街喝老爸茶、在園子裡打理親手種下的果樹,摘一把青草餵養家禽,與老伴一起在酸豆樹下開爐釀酒,身體硬朗、和藹可親、勤勞的老頭,有一天,毫無徵兆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曾經坐在酸豆樹下的水泥圍台上,搖着蒲扇,與鄰居們喝茶品酒聊天,笑談人生,享受兒女天倫的場景,便從此定格,成了只能追憶的過往。

每個人,總有這樣的一天,只是人們都不願意選擇這樣的離開。

老父逝去後那幾日,氣溫三十八攝氏度,不管人間悲喜的陽光毫不吝嗇地灑下熱情。襲來的熱浪從酸豆樹下穿過時,肌膚上停留的風卻揉進了一絲清涼。

酸豆樹佇立屋邊,緘默,挺拔着它逝去的主人的形象。

不知這樹,它的根須到底有多少,在地里如何延伸,如何吸取水分和養分,濃密的樹影像無數隻溫柔的手,用厚厚的一層陰涼,撫着失親的痛。

酸豆樹和主人一起度過無數個日夜,在陽光和風雨中迎送喜怒哀樂。如今,送走主人,它把主人的心念留下,延續着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的平凡日子。主人走了,那些平常人的平常事,卻還在酸豆樹下流連,不肯散去。人與樹的故事,樹與人的羈絆,魂牽夢縈,想繞也繞不開,從此後,唯有感嘆「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了。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陽光從樹梢灑落,光影斑駁處,隱約看見往日閃現。

光陰一天天遠走,人一日日老去,不舍或是怨念,終是後會無期。人生在世,好好活着好好愛着好好珍惜着感恩着,便是眼前情感的迂迴輾轉。經歷過山重水複,必定看得見柳暗花明。

酸豆樹下,清風吹過的地方,細細碎碎的念想,紛紛揚揚,飄在長着青苔的牆角,落在發梢。

酸豆樹下,有的故事落下帷幕,有的剛剛開場,終而復始,一切在延續。 [1]

作者簡介

楊福果,女,筆名阿果果、酒心;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